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市委宣传部网站!
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发布
  • 关注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发布
    官方微信
  • 关注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发布
    官方微博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台账管理
首页 > 网络台账 > 理论建设 > 正文

以党的建设为引领 坚持高质量发展 推动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18-07-10 16:28:54文章来源: 【 字体:
以党的建设为引领  坚持高质量发展  推动乡村振兴
 
崔晓俊
(2018年3月28日)
 
同志们:
刚才大家观看了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市纪委拍摄的廉政警示教育片《逾越纪律红线的沉沦》,失位的书记、失守的底线、失算的聪明,我相信大家的感受和我一样,身边的事例更加触目惊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了高压态势,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大家要引以为戒,时刻绷紧这根弦。
按照冬训的安排,我还要为大家上一堂党课,刚才我就全镇过去一年的各项工作向大家作了一个通报,也围绕吕城实际将党委的部署向大家作了传达。今年,甚至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吕城的发展,都将是围绕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践行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扎实有序推进各项事业。今天时间有限,我就不具体展开讲了,着重讲一讲如何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吕城乡村振兴。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学习两个概念,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
第一个概念,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实际上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概念,党中央连续十四年一号文件都持续关注“三农”问题,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基于当时我国社会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阶段的科学判断,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去年,党的十九大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代特征出发,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也提出二十字总要求,但内涵更丰富,目标更高远。乡村振兴战略对照新农村建设总要求,“生产发展”升级为“产业兴旺”,“村容整洁”升级为“生态宜居”,“管理民主”升级为“治理有效”,“生活宽裕”升级为“生活富裕”,而且顺序也作了调整。又比如,“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升级为“城乡融合发展”。还比如,农业现代化拓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些新的表述、新的概念,反映出乡村振兴的新理念、新目标、新举措、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已经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吃饭穿衣的问题已经由吃饱穿暖转变为吃穿健康的问题,绿色安全的问题;我们的工作的目标也从保障老百姓基本生活转变为推动生态宜居、提高幸福指数。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即使我们国家未来城镇化水平达到70%,农村依然会有5、6亿左右的人口,接近于欧洲全部人口,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后,会种地的越来越少,空心村、留守老人儿童妇女,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过大的问题都需要逐步解决。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农业发展了,农村稳定了,农民富裕了,国家长治久安就有了保障,经济社会的发展就有了基础。从国际经验来看,农业凋敝、农村衰败、农民穷困的国家往往也是穷困的国家,而处理不好“三农”问题,一些前期发展较快的新兴经济体,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泥潭。认识这一点,我们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一年来,我在走访党员群众的过程中,许多同志向我反映,群众的诉求越来越多,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的难度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两多”。
政治上的诉求多了。这一点,我想在座的各位都深有体会,最直观的一点,就是做决策、做事情受到的阻碍更大了,村干部的“自由裁量权”越来越小。原来谁当书记、谁当队长,都是组织任命,现在要求选举,不但要选举,还要“两推一选”,程序更加规范,村民参与度越来越高。所有工作,村民都要知情、参与、监督、评价。
生活上的诉求多了。以前天一黑,大家都坐在家里看电视,现在不同了,有跳广场舞的、有逛夜市逛街的,有跑步散步打球锻炼身体的,“夜生活”很丰富,这个夜生活丰富了以后啊,村民对活动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广场舞要场地、要路灯、还要放音乐——放音乐又会影响周围群众休息,所以这个广场的选址又要多方考虑;开展体育活动要场地、要设施,而且这个场地和设施都有一定的安全要求。
可以说,现在的农村,无论是发展环境、人居环境、村民群众的思想动态都跟十几年前甚至几年前有了很大的不同,这都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这些变化,都激励着我们不断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发展产业、美化环境、引导乡风等来实现治理有效、共同富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那么如何推进乡村振兴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已经明确指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所以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发展的问题,是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的问题。这与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也就是说,必须要通过高质量发展,来实现乡村振兴。
要研究如何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我们就要明确第二个概念,什么是高质量发展。
这两天,大家都非常关注美国发布所谓的“301调查结果”。那么在美国为什么不惜与中国展开贸易战呢,纵观184页所谓的“301调查报告”,真正重点讨论的,是以《中国制造2025》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为代表的中国产业政策。简单地说,目前中国在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已经具备了一定与美国直接竞争的能力,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尖端科技领域呈现与美国并驾齐驱的态势,下阶段,中央还将通盘考虑,系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这些现实和举措让美国感觉到了危机,因此才不惜用这种“两败俱伤”的方式,妄图遏制中国在高新技术行业的快速发展。上周五,党委组织了全体机关干部观看学习了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片中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伟大工程令人振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那么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呢,是不是说,我们的产品质量上去了,我们的发展就是高质量的了呢?
其实不然,高质量发展,实际上是一个系统性概念,对于在座的每一个同志,高质量发展的概念可能都不一样。
比如今年年初省“两会”上,娄书记在徐州代表团要求徐州要“发扬淮海战役精神,交出高质量发展答卷”。在扬州代表团要求扬州要“以创造性探索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无锡代表团要求无锡要“增强发展的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以走在前列的要求推进高质量发展”。在南通代表团要求南通要“在国家大战略中抢抓发展机遇,迈开追赶超越的步伐,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进程中发挥好主力军作用。”
对于我们在座的村党组织书记来说,高质量发展可能是“鼓得起腰包,住得了好房,处得好邻里”。对于各位企业家来说,高质量发展可能是“先进的装备、精湛的工艺、优质的的产品”。对于普通职工群众来说,高质量发展可能是“生活环境优美,医疗养老、孩子上学有保障,喝水吃菜安全卫生”。
实际上,高质量发展是一种理念的变化,意味着要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对经济增长速度和数量的追求,而更注重质量与效益的提升,更注重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协同发展,更关注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总之,高质量发展就是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
去年,吕城啃了“263”专项整治、涂料企业“关停并转”等不少硬骨头,为什么要啃这些硬骨头,就是因为过去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不利于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不利于资源有效利用。当前,在国家宏观调控进一步加大环境攻坚战的背景下,全镇上下更要振奋精神,立足长远,加快推进全镇高质量发展的进程。
推动乡村振兴,我们吕城还有几大优势。一是区位优势。吕城集镇区域面积较大,集镇人口有近两万人,相对人口数较多。且靠近312国道、沪宁高速和常州机场,大运河穿镇而过,“海、陆、空”交通优势都很明显。所以我们要紧紧抓住园区建设、新社区建设和大运河“四改三”工程建设等发展机遇,完善功能布局,做精做美集镇。二是产业优势。近年来国内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严峻,但是吕城受影响较小,首先得益于我们吕城人务实的工作生活态度,主业抓的好,企业经济效益才能平稳发展。其次得益于我们吕城产业特色鲜明,产品技术含量高,有核心竞争力,所以我们要继续把握转型和创新这个关键环节,进一步做强做特产业。三是文化优势。吕城作为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四大古镇之一,运河文化和三国文化积淀千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吕城人民有着很高的文化素养,知书达理,头脑清晰,全镇上下要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人文传统,进一步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四是科技人才优势。吕城科技人才工作一直走在全市前列,现有省重点工程技术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0家,院士工作站2家,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1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2家,国家“千人计划”人才4人,累计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86 名,技术人才储备充足,科技和人才成为推动吕城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五是园区优势。军民融合示范园和轨道交通产业园,作为我们新兴产业发展的主阵地,引领了一批项目,推动了全镇的发展。
我们要聚焦这些优势,将这些优势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和潜力。
搞清楚了两个概念,明确了我们的优势,怎样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呢?
大家都知道,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同样,推动吕城的发展,关键也在党。习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反复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提高新时代党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目前,把支部、党小组建到农村一线、服务一线、生产建设一线,保证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工作,我们已经基本完成,这两年,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基层支部的组织力、凝聚力不断增强,作为改革先锋队、发展领头羊,怎样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呢?
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打铁还需自身硬。
我们很多支部书记反映,现在的党员很难管,党员活动不参加,在老百姓中起不到带头作用,造成了比较坏的影响,老百姓看在眼里,支部的公信力就会下降,号召力就会丧失,各项工作就难以开展。所以支部自身建设过硬,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具体要做到三个“严”:
第一要严把党员入口关。我们很多支部,在党员发展这个问题上都慎之又慎,从积极分子,到预备,到转正,反复考察,反复召开党员大会。一是因为新发展党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支部工作的开展;另一个,新发展党员在党员老百姓中的评价,也直接影响了支部的整体形象。把老百姓身边德高望重的乡贤、发展产业的能人、脱贫致富的典型和各领域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员队伍中,就能在无形中提高支部的向心力。
第二要严抓党员日常教育。这两年,各支部以党员积分管理为抓手,按照“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的要求,开展了“五事联动”主题党日等一系列活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俗话说,党风政风带动村风民风,刚才我们讲乡风文明,乡风文明不是说开展两场活动,弄一个农家书屋就行的,风气的引导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怎么影响老百姓,感染老百姓,就是靠党员标杆。我们基层党员,和老百姓朝夕相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老百姓——党员平时积极参加组织生活,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平时工作之余注意学习,周边的邻居就会教育孩子向他学习,自己也会潜移默化收到感染,遇到事情就会自觉不自觉地以党员的标准考虑。
第三要严格党员责任。这两年,花龙、虎墅的很多支部都建立了党员责任岗,把小牌子都插在路边上,花龙村还直接把党员名字和联系方式刷在了垃圾箱上面,通过这样的方式,把村庄环境包片分区交给党员负责,这些办法,不仅给党员交了任务,而且把党员的责任在村民老百姓面前公示出来,哪一片环境好,哪一个垃圾箱干净,老百姓一目了然,长此以往,村庄环境得到了改善,党员和支部在老百姓心里的地位也就上去了。
二是支部要引领发展。
要在短期内实现从投入驱动到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国制造2025,仅仅靠市场调整,靠工农业发展的固有规律,是不现实的。必须依靠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共同发力,依靠农村支部引领农民迅速接受新知识、新理念;依靠非公企业支部推动企业改革创新、升级转型;依靠机关事业支部引领干部迅速转变作风、提高效率,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支部引领发展,第一是要有谋划。时代楷模赵亚夫有句话“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带领农民富”。可见,引领发展,首先要做给农民看。去年,河北村党委流转了70亩土地尝试了“稻鸭共作”项目,取得了较好收益,所以今年,很多农户“动了心”,想加入进来,村党委今年把规模扩大到200亩,除了“稻鸭共作”,还开始试点有机蔬菜种植等多种经营。那么要做给农民看,前提就是会做,能做好。一个村,区位优势是什么,产地优势是什么,适合发展什么,比如蔡塔村,立足蔡塔村区位实际,按照“一次规划、逐步拆迁、分步实施”的原则,逐年逐项推进村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形成了节约土地、农民富裕、居住集中、土地占补平衡和资金总体平衡的“蔡塔模式”。一个企业,哪些是拳头产品,上下游、产业链上有没有空白,市场有没有需求,比如丹毛,从羊毛进场,到纺线织布、到服装设计、销售,形成了一整条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企业的扎实发展。
第二是要敢创新。注重技术创新、注重科技人才一直是吕城企业家的传统和精神,科技人才工作突出也一直是我们的一大特色。上世纪八十年代,吕城就有“沪宁线上小上海”之称,一直以来,吕城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科技人才优势都十分明显。下阶段关键,就是要把我们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进一步把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形成鲜明的“吕城名片”。不仅企业要依靠创新发展,村也是一样。目前,我们还有7个村没有真正脱贫,这个“贫困村”的帽子怎么摘,实际上还是很考验大家智慧的。各村的“三年承诺”和“书记项目”,都讲到了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但是提出的具体措施,大多是建厂房出租,实际上,“建厂房出租”,是一条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对策,标准厂房建好了,配套设施有没有,门口的路、厂房的给排水、供电、天然气甚至网络能不能到位,不能到位哪个企业来租你这个厂房呢?即使到位了,企业进来了,那么这个厂房的建设、结构是不是符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呢?生产过程中会不会对环境,对周边的农田、村民群众造成影响呢?这些问题我想很多同志是没有考虑到的。
第三是要有韧性。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系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第一个阶段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每个村、每个企业都有自己发展的内在规律,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干到底,一代接着一代干。所以大家谋划今后的工作,目光一定要长远,要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做好顶层设计,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久久为功,扎实推进。
同志们,以党建为引领,坚持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全镇上下团结一心,共同努力,“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让我们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撸起袖子加油干,践行新理念、实现新崛起,为吕城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贡献力量!
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上一篇:2017年度全镇“五位一体”和党的建设 表彰大会暨冬训班上的讲话
下一篇:冬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