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障。进一步强化农村党建引领,建设坚强稳固、充满活力的农村党组织,对实施乡村组织振兴至关重要。近年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在凝聚人心、带动发展、美化乡村、维护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农村党组织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一、村干部综合素质不高。一是村“两委”班子年龄结构老化,受教育程度低,部分村干部仍习惯于原先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思想保守,因循守旧,缺乏争上游,创一流的信心和勇气,事业心、责任感不强。二是有些村干部虽然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经验丰富,但是对新知识新技能不注重学习,和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脱节,对于目前新的工作要求不相适应。三是由于农村发展空间小、待遇低,繁重的工作量和报酬不相匹配,能干的不愿回来,在家的业务知识水平不够,农村选贤任能相对困难。
二、农村党支部组织力不强。一是部分党支部组织生活仍以开大会、学文件为主,与工作实际结合不紧,远程教育网等现代教育手段未能有效利用,活动形式单一枯燥。二是个别党支部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疏于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存在因为工作忙或人员外出不易集中而减少活动次数现象。三是党委对于下属党支部党建考核缺乏及时有效的监控措施和制约手段,尤其是村党委对于党支部的督查考核,导致党支部工作目标不明确,推行进度慢。
三、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不够。由于农村高学历党员稀缺,致富能手少、流动党员越来越多等因素,农村党员普遍宗旨观念淡薄,党性意识缺失,服务精神匮乏。有些党员思想认识不到位,对“三会一课”、“五事联动”、“远程教育”等党员管理教育活动走过场,拍个照、签个到就完事。还有些党员组织纪律涣散,对村党支部的活动不感兴趣;更有些党员认为讲修养、讲党性太吃亏,不支持、不配合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工作。
针对这些问题,必须认真分析原因,找准症结,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才能确保乡村振兴健康有序扎实推进。
一、提升农村党组织领导力,选好配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当前,农村干部队伍问题相对突出,已很难适应新时代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为农村党组织输血造血势在必行!一是拓宽选人视野。学习借鉴选派“第一书记”的经验做法,从现有的乡镇干部中下派到村任职,面向社会公开“招一批”村干部,整体提升农村干部的层次水平。二是加强培训教育。强化在职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对农村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先进性教育、党性教育,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牢固树立农村党员领导干部的“四个意识”;有针对性地举办后进村干部培训班,专门解决一些后进村普遍存在的问题;组织村干部到先进村进行考察学习,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切实帮助基层干部更新观念、增强致富本领。三是强化激励约束。全面建立完善农村干部绩效奖励制度,根据所在村的规模、所担任的职务和工作实绩,确定村干部年基本报酬和绩效奖金,激发其工作热情。
二、提升农村党支部组织力,健全村级党支部管理机制
党支部是党最基本的“细胞”,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通过强化党支部体系建设,发挥组织优势,才能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一是加强基层党支部制度建设。严格执行“党员积分管理制度”、“五事联动”主题党日活动等来增强对党组织内部的管理,实行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透明度,增加群众对党的信任度,落实任务、计划、纪实、提示反馈“四项”清单,确保党建工作落实到位。二是加强基层党支部阵地建设。全力推进“星级支部”创评活动,坚持“量化目标、严格考核、科学评价、动态管理”,建立规范严密的“星级化”管理体系,推动村级党组织抓好自身党建阵地建设,切实提升基层组织力,建强基层战斗堡垒。三是加强软弱后进党支部整顿工作。对党支部存在问题给予客观评价,优秀党支部要稳固发展,软弱涣散党支部要梳理出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争取上进,采取领导包干、驻村干部(工作组)推动提升整顿转化等切实管用的方式,确保整顿一批、巩固一批、提升一批,形成村级党支部争先创优的长效机制。
三、提升农村党员战斗力,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农村党员是推动农村全面进步的骨干力量,其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程度,直接影响着农村稳定、农民富裕、农业发展,全面加强村级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组织基础。一是加强党员管理。坚持发展党员向优秀青年、致富典型、农村大中专学生倾斜。充分运用党员积分管理手册,加强对党员的年度考核、季度考核、村民代表测评等。完善流动党员管理,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及专人联系制度,利用微信、QQ等社交平台,在网上搭建继续教育平台,实现党组织与流动党员的有效沟通。二是推进网格“党员示范岗”机制。根据网格实际和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根据每个党员的特长、年龄、身体等实际情况,设置村组长、民事调解、治安巡逻等岗位,做到任务清、职责明。按照“一人一岗”的要求,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三是选树先进党员典型。深入挖掘身边的典型,培育提升现有的典型,形成“每个行政村都树立标杆,每个支部都树立标兵”的选树典型工作新局面,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上一篇:【调研报告】司徒力推文明行为“常态化”(贡丽娅)
下一篇:党委中心组学习参考资料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