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基层党建创新推进社会管理
界牌镇 组织科
在社会转型期,尤其是当下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需要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重构新形势下党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基层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而推进城乡社会管理创新,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这就必须解决如何根据新形势以基层党建创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使基层党组织融入社会,在新的社会生态环境中服务社会、凝聚社会,提高社会整合的能力,从而推进社会管理等一些列问题。
一、科学定位
1、科学定位基层党建创新的来源
(1)基层党建创新必须源于基层。源于基层的创新对存在的问题最清楚,对解决问题的方法最有发言权,对解决问题也更具有针对性。鼓励、支持这样的创新更有利于调动基层党建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源于实践的创新最清楚基层党建的实际,最贴近群众生活实际,对解决实际问题更具有可操作性。这样的创新才能更有效地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增加向心力,把广大群众吸引在自己的周围。
(2)基层党建创新必须忠于实践。只有忠于实践的创新才能检验基层党建的“设计”,才能有效地把新情况和新问题与基层党建工作的实际和新方法相结合,使基层党建在更加尊重实际、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富有成效,对解决实际问题更具有可操作性,从而有效避免“决策前拍脑袋,出问题时拍大腿”的现象。
(3)基层党建创新必须能出成果。创新来源于基层和实践,更重要的是能用于基层和实践,产生“效益”。要以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为目的,注重机制创新,探索其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提出更科学的理论制度和方法,能对基层党建发展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使基层当家更具生机和活力。
2、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
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科学地定位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尤为必要。
基层党建“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把党的建设与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来体现和发挥好这一功能。
以服务群众为核心。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是党带领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组织基础。我们积极推动基层党组织以服务群众为核心,联动做好服务发展、服务社会等工作,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优势,使基层党组织成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战斗堡垒。
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功能是政党最基本的功能,是现代政治过程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民主政治下,人民的利益与要求处于政治生活的核心地位,社会各阶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与意见建议能否有效地传输到政治中枢,成为民主政体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基层党组织是党组织系统的基础部分,是党进行利益整合重要的组织要素和主体因素。因此,必须发挥好在利益表达和利益中和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二、找准出发点,提高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
在新形势下,为提高基层党建的实效性和有效性,促进基层党组织从管理到服务理念的转变,应把联系和服务好群众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有效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联系和服务群众既是凝聚人心的基础,也是优化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对群众开展多方面的服务,以到位的服务推动管理的加强,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这就要求基层党建创新要围绕着构建科学的组织体制和工作机制、探索科学的方法,从体制、机制、载体等方面入手,通过构建党群关系运行机制,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进而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1、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和管理模式,着力夯实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
根据社会管理重心下移的情况,调整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通过组织体制创新,形成基层党组织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格局,进而实现党的工作重心下移,提升党建工作的渗透力。
(1)推进农村村民小组党支部成为农村党组织的工作重心。基层党组织与群众的沟通途径更多,反映的渠道也更广,群众的思想动态通过村民小组党支部能更快地传递到党委和政府,政策法规也更快地通过村民小组党支部宣传到群众当中,有力地保障了党在农村各项工作的平稳推进,也有利于提高党组织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的能力。因此,落实村民小组党支部成为党在农村最基层的组织党的工作重心进一步下移对夯实社会管理创新的组织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2)改革完善社区管理服务体制。创新社区管理新体制、构建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站“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模式,将社区党建工作、居民自治行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社会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等职责任务进行整合归并,明确职责,形成资源整合、功能融合、专业分工、优势互补的社区管理服务新格局,实现了党组织领导下的政府行政管理与居民自我管理、政府公共服务与居民自我服务在社区层面的有效对接和良性互动,进一步整合社区建设资源、形成社区建设合力、提升社区建设水平的重要基础,有效提升社区管理服务功能。
2、建立区域性党建工作平台,完善社会管理体系
随着城乡一体化及社会转型的加快,面对流动党员及转入社区的企业退休职工党员不断增加与居民群众的服务需求、民主诉求的不断增强,区域性党建工作平台的建立,作为整个组织构架网络中党组织工作覆盖的延伸,具有鲜明的横向组织协调的特征。区域性党建工作平台通过“片组户民情联系、区域化统筹服务”的工作机制来推进落实。针对基层实际情况,按照便于联系、服务和管理的要求,对原有管理分工进行细分。同时,不断推进区域性党建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和效能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整合凝聚各类资源的核心和枢纽作用,最大限度地整合基层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资源,推动社会服务和管理向基层延伸。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推进,对于进一步加强社会领域党建资源的统筹,提升了组织功能,拓展工作局面,突破固化的单位组织结构,不断拓展党组织联系、服务党员和群众的空间,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社会管理体系,以及共同参与社会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3、发挥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作用,提高基层党组织社会整合的能力
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功能,是目前以基层党建创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把推进社区服务和推进社区党组织民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是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和社会管理能力的必然要求。
社会管理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要正确处理好管理和服务的关系,通过创新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和活动方法,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进一步畅通群众利益表达的渠道。通过建立党务公开、党务通报、党务议事等制度,提高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参与社区服务、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施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制度,拓宽民主监督渠道,畅通社区党代表、党员、群众及基层党组织向上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提供意见和建议的渠道,有利于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在党员与困难群众家庭建立结对帮扶,以及建立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增强党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从而推动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服务和基层民主建设,进而动员和凝聚更多的基层党员和群众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中来。
上一篇:界牌新村党建工作创新申报
下一篇:界牌镇组织开展“结亲认亲,暖心连心”大走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