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马列经典,提升理论水平市粮食局 魏文平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无论是在和平时期或战争时期,这句话都有着很大的作用与意义。而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则凝结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心血和智慧,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可谓博大精深。着作中对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经典阐述,不仅使我升华了价值观、世界观,更让我对自我价值的认知、更进一步奉献人民的思想更加清晰起来,净化了心灵,升华了认识。 接下来我就谈谈自己在学习马列经典着作的这段时间中的一点小体会: 一、马列主义经典着作,体现人类思想发展史最高水准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凝聚着人类一切优秀的思想成果,马克思不是只看见地球绿色的草地和蓝色的海洋,不是只看见汽车马达的启动和车轮的运转,他看到了它们背后隐藏着的规律。他的眼光是明亮的,不是孩子似的的天真无邪,也不是月下情人的暗送秋波,而是犀利的、能穿透现实迷雾 和未来时空的火眼金睛。在他的世界观里,这种眼光给人们以无比的震撼力,他的唯物史观就是一个例子。“物质资料的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分工的发展,而分工发展的各个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形式”,“分工的每一阶段还决定个人与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有关的相互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些晶莹剔透、好不含糊的见解成了人们重大的思想理论武器,过去的一切神灵之身、神灵之音所造成的迷惑世界在这里都烟消云散了。当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马克思并不是高兴得忘乎所以,因为马克思活着不是为自己,不是为少数人,他关心的是全人类。他的胸怀如此豁达,他的生活如此激情,是因为他的整个心都装着全人类,他的血液里流的是全人类的灵魂。所以他不是一时半响的地懒洋洋地哼着“人类赞歌”,而是用他毕生的心血为人类谋福利。当资本主义工业资本把全球闹得天翻地覆之时,把工业文明“哺下”到世界每个角落之时,马克思没有随着资产阶级一起 庆祝干杯,他噙着泪水的眼睛看着贫困潦倒的底层人们----无产阶级,这些占世界大多数的无产阶级的处境让他不得不为人类设想一个更好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值得我们下最大的决心,以最大的毅力来反复诵读,领会其精神实质。 二、马列主义经典着作,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学习原则 精编精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着作的目的,是为了精读。吃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精读的首要目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真理,掌握真理并不是要我们死记硬背那些具体词句,而是要我们真正弄通基本原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个问题只能从发展着的实践中来反复认识、反复验证。《马列主义经典着作选编》这部书始终把着力点放在引导党员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上,在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何正确理解基本原理上下了很大工夫。编写者们从《共产党宣言》当中概括提炼出六个基本原理,包括:关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关于阶级斗争理论的基本观点、关于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历史地位的基本观点、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观点、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建设的基本观点、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基本观点。在介绍《共产党宣言》贯穿的阶级斗争理论时,阐明社会发展的内部矛盾最终都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最集中的就是代表新生产力的阶级和代表旧经济政治制度的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必然表现为激烈的阶级斗争,结果是整个社会达到革命改造,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新的阶级矛盾代替旧的阶级矛盾。阶级社会就是在这样的矛盾运动中前进的。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才不复存在。这样一段论述,既说明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产生的根源及其必将消亡的历史必然性,又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划清了思想界限。在论述《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建设的基本观点时,强调无产阶级革命成功的标志是无产阶级取得政权,此后就进入新社会建设过程,但新社会建设的每一步也都是革命的继续。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必须要改造旧的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建立新的共产主义生产关系。这些措施在不同国家会有不同。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旧社会的崭新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些阐述,既符合原着的基本精神,又富有时代的气息,读了启人深思。 任何一个思想、一个论述,都是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发生的,又是针对某些特定的场合、对象做出的。为了便于理解经典着作阐述的基本原理,编写者还逐篇对其写作背景做了精准而又扼要的介绍。这些背景介绍,对于理解原着和基本原理来说,既很贴切,又很必要,没有喧宾夺主之感,在分寸把握上恰到好处。 三、马列主义经典着作,体现了运用和发展的实践原则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着作,一定要以当前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运用,着眼于发展,这是毛泽东同志为我们党确立的一个优良传统。 我们在学习马列主义时不能有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态度,今天学,明天用。马列经典基本上是基础理论,不可能有应用技术学科那样的“现学现用”特性,需要细细咀嚼,慢慢体会。实际上,经典学习的目的是把马列经典转化为我们的政治意识,掌握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这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也不能要求自己一蹴而就。另外,不要功利主义的另一个含义是不仅仅局限在马列经典文献之内,以马列来解读马列,在里面兜圈子,其他学科的经典也尽量涉猎,不能狭隘排他。习近平还说了要读读历史经典,实际上除了历史,经济、哲学、政治等都不能缺。之所以要读多元多种经典,原因在于可以从一个更为宽广和更为学术的视角来看待马列经典,既能更为深刻的发掘马列经典的价值,同时也能体味马列文本中的若干不足,承认马列经典的价值和不足。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真正在读懂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着作上下工夫,真正在弄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上下工夫,真正在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上下工夫。这正是《马列主义经典着作选编》这部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上一篇:粮食局党委中心组2015年学习计划
下一篇:切实履行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行业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