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速列车制动盘烙上“中国制造”印记
——记2016年度镇江“金山英才”顶尖人才、鼎泰公司技术副总李芾博士
“你看,这就是我们团队研制的高速列车制动盘,别看它不起眼,但技术含量却特别高。”在江苏鼎泰工程材料有限公司的产品展示厅里,现任公司技术副总、入选2016年度镇江“金山英才”顶尖人才专项计划的李芾博士指着一件展品告诉记者,“制动盘是一个很重要的部件,在轨道交通方面有着很广泛的运用。它一旦出现问题,列车就有刹不住车的可能,车上乘客的生命安全就会受到威胁,因此研制这一产品,价值很高,意义也很深远。”
据了解,目前,我国每年投入运营的动车组列车近3000组,但列车的制动盘却一直被国外公司所垄断,在2016年度镇江“金山英才”顶尖人才专项计划评选中,李芾申报的就是“高速列车制动盘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项目,希望能够突破高速列车制动盘结构设计、铸造工艺优化、熔炼及热处理工艺优化等关键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列车制动盘的关键制造技术。据悉,目前,该项目产品已经完成了测试,确定了产业化生产的工艺流程和生产技术方案,占地30多亩的新生产车间设备设施也已建设完成。计划到2020年,江苏鼎泰将形成年产1万吨(约66000件)高速列车制动盘的生产能力,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0%,届时,将能够满足我国铁路轨道交通关键装备发展的需要,为我国高速列车产业的形成和整车性能提升提供支撑。
李芾是德国亚琛工业技术大学机械系机车车辆研究所工学博士,长期从事先进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产品研发工作的他曾任德国庞巴迪公司副主任工程师,当时主要从事铁道机车车辆新产品设计和开发工作。1999年受邀回国后,李芾便担任西南交通大学的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入选国家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目前国内知名的铁道机车车辆专家之一。回国后,李芾的主攻研究方向是动车转向架研制工作,主持了我国第一列摆式列车的动车转向架、第一台时速200公里交流传动动车组转向架等研发工作,主持多项国家863、973及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为我国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2015年8月,李芾到江苏鼎泰担任技术副总,同年入选我市高层次人才集聚计划。说起与江苏鼎泰的缘分,李芾告诉记者:“我的一个同班同学是国内很有名的制动系统专家。2014年,在他的邀请下,我来到江苏鼎泰参观,正巧他们研究的方向我很感兴趣,就留下了,这也是一种缘分。”1993年成立的江苏鼎泰工程材料有限公司位于吕城镇航空航天产业园,总资产2.6亿元,建有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新型土工材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承担科技部和工信部项目各1项,两项高新技术产品获2013年镇江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研发团队成员眼中,李芾还是个好老师、好伙伴。“李教授特别随和,在工作中教会了我们不少知识,我们也经常通过微信等进行交流。”2016年刚从河北工业大学材料加工专业研究生毕业的李新荣告诉记者,上学时,他主攻材料加工方向,对机车、制动等方面并不是很了解,李教授便经常对他进行指导,教会了他不少知识,对他很有帮助。“李教授还特别喜欢运动,每天早上都会去跑步,时不时还打篮球,每天微信运动上计步都超过2万步呢,经常占据我们好友排行榜的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