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钧一发之际,他挺身而出
解放前,界牌圩区的江河堤岸又矮又窄,经常发生溃堤,老百姓生活困苦,经常以讨饭为生。解放后虽然江堤加固,但积重难返,江河堤岸仍然经受不住特大洪水的侵扰。1954年洪水爆发那一天,正在家中吃早饭的乔宝林听到河北岸传来紧急的铜锣声,当时还是毛头小伙的乔宝林知道出事了,丢下碗筷就往出事地点跑。到了才知道,原来本就不宽的小桥圩河岸出现了渗漏,如果不采取措施,河堤就又会崩溃,沿岸居民又要遭殃。闻讯赶来的村民顾不得歇息就加入到丢草泥包的队伍当中。可是由于洪水太大,扔出去的泥包基本上都被冲走了。
眼看漏洞越来越大,水面已卷起大大的漩涡,再不及时将漏洞堵上,河北岸的一大片农田、村庄将会是一片汪洋。而要堵上漏洞,非得人下去才能对准洞口。可是人要贸然下去,又很有可能被湍急洪水卷走丧命。正当岸上人一个个急得束手无策时,乔宝林捧起一捆稻草,夹在胳肢窝里,毫不犹豫地潜入河底,不一会儿,水面的漩涡不见了。此时,同村青年乔恒新也叫人将自家被洪水冲垮的草房子拆掉,把木头搬来抢险。之后大家一起打桩、做泥包、下泥包。
最终,使河北面数千亩农田和数千农户避免了一场洪涝灾害。
陌生人有性命之忧,他出手相救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乔宝林夫妻二人从武进县小河镇赶集回家,走到小河公社斜桥附近时,发现路边蹲了一个人,满脸都是血。乔宝林夫妻立即停下脚步,询问后得知此人乃扬中八桥公社道石桥人,叫季根宝,当天在小河医院做了眼部手术,原本医生要求住院观察,但由于钱不够,只得带病回家,没想到走着走着伤口被撑开了血流不止。乔宝林一看,伤口还在流血,可是回家还很远。乔宝林知道,如果任其回家,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二话不说,立马到附近村上向一户村民借了一辆手推独轮车,夫妇二人将季根宝送回小河医院,并交了住院押金。季根宝病愈以后,特地上门感谢,并归还代付了的医疗费。就是这样一个举手之劳,让两家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此后,季根宝每年都来看望乔宝林夫妇,每当菱熟的季节,季根宝必定送菱过江让乔宝林夫妇尝鲜。
不忘母亲教诲,长大感恩社会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界牌地区草房子多,一不小心就会引起火灾。在很多火灾现场,总能看到乔宝林的身影。那个年代,没有消防队,一遇火灾就鸣锣求救。乔宝林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在干什么,只要一听到鸣锣声,总是在第一时间赶往火灾现场。
!!乔宝林是一个很节俭的人,每次打扫卫生时,都会将可回收垃圾捡出来,集中卖废品。
“但是有一次,我见他将捡拾在自己三轮车里的可回收废品,送给了一个正在垃圾箱里翻捡垃圾的外地人。同时还从口袋里摸出几元零钱,送给了那个外地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再困难,也比他们强一点,能帮就帮一点。”同村人王先生告诉记者。
“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因病去世,为了给父亲治病,母亲卖光家产。为了生存,母亲拖着我讨饭为生。母亲临终前关照我,以后不论在什么情况下,看到别人有困难,都要搭一把手。我同时也要求我的子女,绝对不允许他们让上门讨饭的空手而走。”乔宝林告诉记者:一个人做好事,其实是做好自己,做了好事,也就等于帮了自己。就像我当年救了季根宝,后来我捕虾忘记时间一直捕到了扬中,不知不觉错过了回来的末班渡船,最后还是季根宝帮助了我。所以你看吧,我帮助他,然后他又帮助了我,这不就是帮助别人就等于帮自己吗?”
上一篇:行长和老总又坐到了一起
下一篇: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国际汽配城项目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