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动的旋律中成长
(文广新局 王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模代表座谈会上,深情地说:“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是的!当我们用高楼代替了茅庐,用手机代替了信鸽,用汽车代替了走路,饱蘸着馨香汗水的这一切,都是在劳动的旋律中成长。
从铁人王进喜,到航空报国英模罗阳,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无数的中国人积极劳动。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个的例子:主角是一位大爷,已是耄耋之年,理应在家安享晚年,然而,每天早上7:50,我路过云阳幼儿园时,一位皮肤黝黑、身穿交通马甲、头戴黄色帽子的大爷总会在这摆弄他的膀臂,这就是束大爷,他正在疏导交通。
他为什么会在这个地方指挥呢?这就得说说这个路段的特殊性了。首先它窄。多窄?只能勉强让两辆汽车擦边而过。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它位置特殊。它地处海会新村东大门和云阳幼儿园之间。幼儿园里有800多名孩子,在上下班的高峰期,送孩子接孩子的、对面小区出入的车辆都要从这里通过。一旦行驶中的车停下了,后面马上就会堵塞,你不让我走我也不让你走,电动车、汽车喇叭声齐齐作响,一个比一个不耐烦。这已经不是路堵了,人心更是堵着慌。好在,但逢这个时候,你就会看见束大爷微驼的身影。他立马小跑过去弯下腰与车主沟通,不一会该车就启动了,路通了,束大爷就又回到中心位置,继续引导。眼看着又一辆车停下,他又去劝离,之后又站回来。剩下的高峰时间段,我没能精确地计算他到底来回跑了多少趟,弓了多少次背。就就从我在他身边走过的这短短30秒时间来看,他已经来回了3趟,在剩下的时间里,可想而知。我好奇地问他,“束大爷,您准备在这儿“站”多久?“他不以为意地说:“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一直做下去。人就应该多劳动。不为别的,只为了下一代更幸福。”正说着,他又小跑开了,追上了一辆刚停下的车。
其实他做的事情很小,小到你从他身边经过都不会注意。但是我想,如果换我在他这个位置,一天如此,肯定能接受;一周如此,尤为尚可;一年如此,不一定能坚持下去了。可是他却坚守了3年,整整3年,这不得不使我敬畏,打从心底里的尊重他!他用他的劳动疏导了交通,也疏通了人心啊。您看,虽然身为行外人,可他指挥时的一招一式,却都不输给任何人。其实,无论是决胜千里之外的高科技还是城市交通指挥家们的挥汗如雨,劳动种类虽然不同,但他们都是流着相同的汗水,都构筑着同一个中国梦。
上一篇:文广新局各类创建活动 文明市民
下一篇:文广新局 关于贯彻落实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实施意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