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促进各项工作开展,把诚信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全镇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气,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遵循道德建设规律,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针对诚信缺失和公德失范等突出问题,坚持群众自我教育提高与发挥职能部门管理作用相结合,坚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与依法依规解决问题相结合,坚持阶段性教育治理与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相结合,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在全镇范围内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推动全镇道德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治理重点
教育治理活动突出抓好同人民群众生活关联度高、社会关心关注度高的食品药品、教育和涉农领域的教育治理,重点解决作风问题、岗位职责问题和道德问题、强化法律意识、社会公德意识、诚信责任意识,提高道德水平,以建设优美环境、提供优质服务、建立优良秩序为目标,力争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
教育治理以解决诚信缺失和公德失范问题为重点。各部门要把工作中存在的不讲诚信问题梳理出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要针对公德缺失问题,加强道德教育和有效管理,规范人们的言行,引导人们谦恭有礼、文明友善。以“道德讲堂”、推荐身边好人等活动为载体,在全镇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拓展各类道德实践活动。大力加强诚信建设;深化政风、行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着重解决诚信缺失和公德失范问题,把握教育、自查、巡查、评议、整治等关键环节,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建立健全诚信机制。
三、工作措施
(一)集中宣传教育,增强诚信意识和公德意识。结合我镇党风、政风整治和推荐身边好人、评选表彰道德模范等活动,多渠道多层次多手段向群众开展诚信教育和公德教育,使干部群众成为道德建设的参与者、维护者、践行者。邀请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走进行业系统、单位、学校,举办“道德讲堂”,通过现身说法和典型示范引导,让群众在思想理论上明白道理,在行为规范上知道怎样实践。
(二)认真开展好自纠自查和群众代表巡查工作。各村两委会、相关单位以开展廉政风险排查管理工作为契机,认真排查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列出具体表现形式,分析产生原因,提出整治措施,及时化解和纠正单位及个人在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各村(居)、相关部门可适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道德模范、劳动模范及村民代表开展定期巡查,查找问题和不足,围绕诚信缺失和公德失范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明确达到目标。
(三)全镇机关干部在此次活动中要做好“四个坚持”。即坚持重在建设、正面引导,大力褒扬良好道德情操和良好道德行为,把道德建设要求体现到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度实施中,融入到社会管理的实践中;坚持抓住关键、重点突破,系统梳理工作中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找准道德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多措并举、集中整治,让群众看到明显成效;坚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通过强化监督、严厉打击,依靠教育引导、典型选树,顺应群众期待,回应社会关切;坚持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坚持群众自我教育管理与发挥部门职能作用相结合,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夯实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的群众基础。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7月27日至8月15日),各村(居)、相关单位根据全镇实施方案,制定工作措施、成立工作组,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活动氛围。
(二)全面实施阶段(8月16至10月30日),各村(居)、相关单位结合实际,认真排查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列出具体表现形式,分析产生原因,提出整治措施,及时化解和纠正单位及个人在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活动深入开展。
(四)总结提高阶段(11月1日至年底),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果,完善规范道德行为的各项规章制度,表彰道德模范,督促这项工作抓好落实。
五、工作要求
1、端正思想、提高认识。各村(居)、相关单位要站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教育治理活动的重要意义,抓紧抓实抓好。
2、密切协调,加强领导。结合我镇相关会议精神,对行业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部署任务。
3、周密组织,狠抓落实。各村(居)、相关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工作细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落实责任分工,加强督促检查,务必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上一篇:关于在全镇开展“我为城市增光添彩”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丹北)
下一篇:丹北“道德讲堂”创建领导小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