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查屡犯”的怪圈
近年来,随着农商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内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员工依法合规经营意识得到加强,银行事故明显减少,但业务操作中问题“屡查屡犯”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从各种专项检查和审计来看,员工在业务操作上“屡查屡犯”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日三碰库”时大额现金不逐一卡把、残破币不逐张清点、重要空白凭证不逐份核对;柜员临时离柜现金、印章、重要空白凭证不入箱上锁保管,不退出操作系统;自助现金设备清点及加钞不全程双人进行操作,网点多台自助现金设备不逐台清机操作;电子登记簿错登、漏登现象严重;存单挂失手续不规范;印章、密押、凭证“三分开”不到位;授权审批委托他人代理;借款合同填写有瑕疵;借款借据与借款合同号不匹配等情况。
细节决定成败,重大案件的发生都是由一些细节引起的,不能掉以轻心。员工日常事务繁杂,要克服业务操作中问题“屡查屡犯”的现象,要消除信任代替监督、感情代替制度外,还应建立起“四张网”。
编织员工教育网。一是常态化开展“每周一学”例会,各基层单位把总行的相关文件、制度、通报等内容,组织员工反复学习和讨论,要求员工做好学习笔记、定期测试,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开展“每季一学”课堂,部门每季度末将季度培训内容报人力资源部,由人力资源部会同相关部门集中组织课件审核,安排培训时间,集中发布培训通知,课堂培训由业务部门骨干或总经理主讲,课堂开展限时测验,成绩纳入柜员、客户经理等级考评范畴,提升员工对制度流程的了解掌握能力。二是常态化开展案列分析会,对各种检查发现的财会、信贷、电子银行、安全保卫等一些共性问题进行剖析,同时就如何采取防范措施杜绝类似问题发生提出要求,扭转员工的固化思维。三是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定期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组织学习和讨论各部室每季编发的《运营简报》《合规简报》《审计简报》等内容,营造合规氛围。
编织上下监督网。一是监督员工“八小时内”工作,上班不做与工作无关的私事、不接与工作无关的电话、不玩手机等,不参与银行严禁的活动,集中精力工作。二是监督员工“八小时外”生活,实行家访(选择员工生日、重大节日等特殊节点)、谈心(选择员工情绪波动、电话或微信信息不断等情况下)等形式,对员工社会交往、日常经济往来、家庭等方面的异常行为,以便及时发现。三是监督完善制度,对屡查屡犯的同质共性问题,坚持从制度流程补漏洞,从发现的问题来看都是从体制机制、从流程设计层面揭示问题,要求涉及部室全部参与,提出相关建议,全力推动流程再造。对于业务条线自身存在的流程问题或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制度由条线自行梳理完善,对于涉及多个部门或业务条线有交叉的空白环节由指定部门牵头梳理完善,对于实际操作中发现的合同版式、合同瑕疵等非流程性问题,要求业务条线整改,审计条线跟踪检查。
编织科学复核网。一是自我复核,员工每天要早一点上班、迟一点下班,充分利用这个时间段仔细复核,提高会计凭证、登记簿的核算质量。二是相互交叉复核,柜员、客户经理除了复核自己经办的业务外,相互之间还要对每天各自办理的业务相互交叉复核,通过换岗、换位复核,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三是发挥会计主管“坐班”监督,从规范化管理要求出发,通过事中、事后监控、定期或不定期调阅监督录像等办法,及时发现和纠正业务操作中的不规范行为。四是运营管理部要加大对各支行的业务辅导和监督检查,查漏补缺,不断提高柜面操作质量。
编织问题问责网。一是做好日常监督检查,事后监督中心每天对报送上来的传票进行抽查审核,发现问题要严格问责,对“屡查屡犯”的问题要加大处罚力度,防止走过场,确保员工“不想违、不能违、不敢违”。二是审计部门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和处理处罚情况要及时公开下发,警示被审计单位,迫使员工不断提高遵章守纪观念,增强员工合规操作的自觉性。三是对问题整改情况实施持续跟踪监测,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后续检查,促进问题彻底整改;对整改不彻底的网点,进一步组织专项督查,采取“跟、联、帮、查”等方式,使发现的问题得到有效整改。(翟雪莹 黄玲华/文)
上一篇: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农商银行实行效能监察网络化
下一篇:新时代 新金融 心出发——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农商银行成功举行“眨眼支付”品牌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