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百村万户大走访 打造民情服务直通车
司徒镇党委
为进一步解决“扎根基层不彻底,贴近百姓不深入、服务群众不到位”等问题,切实转变镇村干部工作作风,司徒镇党委立足自身实际,创新工作思路,自2012年扩大“三解三促”活动的参加对象和范围,在全镇镇村干部中开展了以“察民情、讲政策、解难题、办实事”为主题的“百村万户大走访”活动。两年多来,镇村干部积极深入基层一线,全方位联系服务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真正打造了一辆民情服务“直通车”。
一、搭建“多层次、立体化”连心网格,民情信息收集在基层
按照“走访无遗漏、服务无缝隙”的目标和要求,搭建了“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走访网格。一是强化网格分片。按照“三个一”要求,以村民小组为管理单元,以家庭(户)为基本单位,划分了185个独立责任网格,将镇村两级干部分配到具体网格。二是强化人员定责。在每个网格里配齐配强网格长,形成“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无缝覆盖”的工作格局,真正做到了每一寸土地都有人管,每一分钟都有人管。三是强化信息收集。运用信息化手段,在传统进门入户走访的基础上,通过制作发放民情联系卡,加强与群众的沟通。活动开展以来镇村干部共走访40830户次,不仅密切了“上层”与“基层”的联系,更推进了干群心与心的交流。
二、树立“接地气、惠民生”服务理念,民情问题解决在基层
本着“访出金点子,走出真感情”的原则,在大走访过程中深入开展民情问题大排查,努力使民情问题早排查、早发现、早解决。一是分层负责。对于一般性的民情问题,由走访干部当场对群众进行答复或解决;对于需协调解决的民情问题,由走访干部填写《“百村万户大走访”民情问题反馈表》,将民情问题反馈给大走访活动领导小组下设的民情收集组,所有民情问题经归纳整理分类后,再交办给相关部门,限时办结、专人跟踪。二是办结销号。通过建立台账,对一些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采取定人、定责、定时限、销号的方式进行落实,逾期不能办结的单位或个人,将被严格追究问责;交办完结且群众满意的问题进行销号存档。截止目前,共收集到贫困户反馈信息37户(其中意外事故、因大病致贫的就有13户);采集到矛盾纠纷隐患线索64条,经梳理后,交办到有关部门调处的26条,已经成功化解矛盾24条;收集到关于村级公益事业或村务管理等问题124条。2013年信访矛盾化解率同比提高3%,把影响民计民生问题解决在基层,真正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
三、构建“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服务机制完善在基层
着力在建立服务机制上下功夫,不断推动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一是构建领导带动机制。建立健全领导带头、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的大走访活动长效机制,着力在领导带头上下功夫,突出示范引领,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构建群众工作机制。进一步利用现有的党代表工作室、便民服务中心、调解中心、“司徒义工”、“爱心小站”等群众工作载体,搭建常态化群众工作平台,积极化解民意、掌握民情、梳理民怨、服务民事,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三是构建督查考评机制。由大走访活动领导小组下设的督查组以暗访调查、电话回访和满意度测评相结合的考评方式,深入基层了解大走访活动开展情况,将具体考核评价内容列入《2014年度司徒镇行政村目标责任制百分制考核细则》、《2014年度司徒镇机关工作人员百分制考核办法》,将镇村干部的走访成果作为个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同时督查考评突出量化考评,建立健全《民情日记》分级审阅点评、问题梳理解决反馈、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多项大走访工作制度,促使镇村干部将走访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变成工作重心下移的自觉行为。
用双脚丈量民情、用心灵感受民生、用行动排解民困。“百村万户大走访”活动,既畅通了群众的诉求渠道,又激发了干部服务群众的满腔热情;既让民意得到了真正释放,又让群众得到了真正实惠。实践证明,越是在通讯发达、交通便利的情况下,通过这种传统直接的方式与群众交流沟通,就越能消除干群感情隔阂,越能赢得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才能真正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我们今后更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抓安全、保稳定、促发展,推动公司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市供电公司召开8月份月度例会
下一篇:宣传统战科月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