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引领,迅速铺开。强化动员。镇党委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制定活动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并召开全镇机关干部大会,进行动员部署。连续高密度的工作,确保活动迅速启动,进入实质操作阶段。细化方案。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细化活动方案,分解落实责任,最终确定党委书记、镇长每人走访130户(13个行政村,每村走访10户)、其他党政领导在蹲点村每人走访100户,机关干部每人走访141户、市选聘大学生村官每人走访300户,确保“百村万户”全覆盖。2013年,我们将受访农户进一步精简,去掉已去世、已迁出和常年无人的农户,最终确定党政领导每人走访80户,机关干部每人走访114户、市选聘大学生村官每人走访230户,走访农户进行交叉,让机关干部可以收集到更多更深层次的情况。深化认识。认真组织机关干部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切实使机关干部“身”入“心”更入,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把这项活动作为检验党性强不强、为民意识浓不浓的一次“大考”。
“四带”提质,深入走访。带着感情去体察民情。机关干部进村入户结新亲、认家门,与群众唠家常事、干家务活、吃家常饭,认真倾听群众关于村庄环境整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拆迁等的意见建议,把握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新期待新要求,真正做到查清实情。今年截至目前,全镇140名同志共走访农户9800余户,共有贫困户反馈信息40户(其中意外事故、因大病致贫的就有14户);采集到矛盾纠纷隐患线索89条,经梳理后,交办到有关部门调处的36条,已经成功化解矛盾33条;收集到关于村级公益事业或村务管理等问题164条。带着思考去宣讲政策。在自己深入学习思考的前提下深入农户宣讲有关政策,特别是做好十八大精神的宣讲,把党的政策融入群众的点滴生活。同时向群众传播发展致富经验,让他们及时掌握致富信息,鼓励他们更新理念,用好党的富民政策,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农业生产,发家致富。带着办法去破解难题。充分发挥机关干部的自身优势,统筹解决好一批关系民生、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副镇长蒋晓红同志在走访固村村步甲自然村时,村里的党员群众反映村内的道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给村民的出行带来很大不便,悉心听取详情后,通过多方协调筹集资金40余万元,对1公里村内道路进行水泥硬化,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带着责任去多办实事。从群众身边的琐事、小事、烦心事入手,不惟事、不惟人、不乱承诺,遇到能够解决的问题迅速解决;不在职责范围内但应解决的,详细记录,向镇党委反映,由镇党委政府统筹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予以解释说明。
“五措”并举,务求实效。明确一名联络员。在各村分别确立一名联络员,明确联络人的职责,每月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动态掌握活动开展情况和群众对活动的真实反映,使镇机关干部更好地与农户对接。发放一本民情日记本。为每位机关干部、大学生村官配发了民情日记本,要求在走访过程中多听取群众意见,记好民情日记,并分类梳理,建立民情台账。施行一个督查推进系统。镇主要领导定期对机关干部的走访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制定相应的督查制度,定期对走访情况进行通报,每个月没有按进度完成走访任务的由部门负责人进行督促,连续两个月没有按进度完成走访任务的由分管领导进行督促,连续三个月没有按进度完成走访任务的由镇主要领导进行督促,在此基础上,重新制定《2013年度司徒镇机关工作人员百分制考核办法》,将走访督查情况纳入机关干部年终考核。形成一份活动总结报告。活动结束后,每名机关干部都要形成一份有深度的走访总结报告,围绕走访情况、问题解决情况,活动感想等进行认真总结,形成经验,并进行座谈交流。建立一个长效常态机制。通过走访活动,每个机关干部要与群众建立起长效联系,即使走访结束,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要定期回访,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帮助其落实完成,形成大走访活动长效常态机制。
“百村万户大走访”活动真正让该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干部和大学生村官走入基层、走进农户家中、走到群众身旁,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提升了干部能力作风。机关干部的群众观念在活动中逐步加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水平不断提高,与群众建立起了浓浓的鱼水之情,让群众看到了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大走访活动为群众与干部密切联系搭建了平台,让群众话有说处、问题有地方反映、诉求有人听,努力把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事办好,服务群众“零距离”,真正实现了平民怨、了民意、顺民心,牢固树立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威信。完善了工作体制机制。走访中收集到一批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和突出问题,根据群众的意见建议和工作实际,制定、修改、完善了一系列工作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干部教育管理、集镇管理、公共设施建设、村庄整治等工作,切实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
上一篇:11月份中心组学习记录
下一篇:“三四五”齐步走助推走访显实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