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民生、保障民生的基础。做好低保工作,就是要让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做到精准救助。为了把我市低保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充分体现“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民政宗旨,我们通过受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认真开展低保入户调查、专项整治等工作,为维护我市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贡献。
一、加强制度建设,实行政务公开。严格规范低保的受理、审核审批流程,对低保办理及退出流程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对低保民主评议工作严格执行,接受村民的监督。真正发挥低保公示栏的公示作用,保证低保公示栏的规范使用,对在册低保进行长期公示,杜绝“人情保”、“关系保”的发生。
二、是坚持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2017年10月,以回应群众关切、维护群众利益、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解决“人情保”“错保”等突出问题为重点,结合扶贫办建档立卡对象清理工作,我们在全市组织实施了低保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此次低保专项整治行动,我市共停发677户,1266人。与之对应的是,我们在2017年10月以来,共计有161户,259人通过受理、审核审批等流程开始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的生活困难。
一、加强制度建设,实行政务公开。严格规范低保的受理、审核审批流程,对低保办理及退出流程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对低保民主评议工作严格执行,接受村民的监督。真正发挥低保公示栏的公示作用,保证低保公示栏的规范使用,对在册低保进行长期公示,杜绝“人情保”、“关系保”的发生。
二、是坚持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2017年10月,以回应群众关切、维护群众利益、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解决“人情保”“错保”等突出问题为重点,结合扶贫办建档立卡对象清理工作,我们在全市组织实施了低保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此次低保专项整治行动,我市共停发677户,1266人。与之对应的是,我们在2017年10月以来,共计有161户,259人通过受理、审核审批等流程开始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的生活困难。
三、加大宣传力度,完善救助形式。充分利用低保公示栏宣传低保政策,增强低保政策的透明度。积极参与“五下乡”“法制宣传日”等活动宣传低保政策,提高低保政策的知晓率。近年来,我市相继对低保家庭,进行了水电气的费用减免。出台了新的《医疗救助办法》,有效缓解了低保对象看病难的问题,特别是对因重大疾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帮助特别大。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正努力实现“阳光低保”。但是在低保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一是保障对象认定难。虽然《镇江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了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范围,但由于在核定家庭收入时,申请对象不如实申报家庭财产、家庭收入、家庭人口等情况,造成家庭收入核算不精确,在民主评议时又有怕得罪人的情况出现,使保障对象的认定、很难做到百分之百准确无误。
二是动态管理难度增大。随着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尤其是下岗失业人员、拆迁户、人户分离现象不断增多,城乡低保工作对象的多样化给动态管理带来了较大难度。入户调查工作比较欠缺,对有些低保对象的家庭或个人情况变化掌握不够及时。
三是低保工作力量薄弱。城乡低保工作机构、人员与经费严重不适应工作需要。目前,困难居民多,工作难度大,尤其是乡镇民政办,既要接受申请、进行调查核实、收集每一个低保对象的相关备案材料,又要做好定期核查、动态管理,任务极为繁重。特别是乡镇协理员,待遇本身不是很高,有时还要支付核查的相关费用,间接影响到低保工作的质量。
四是支出型贫困保障缺失。目前,低保审核审批主要考虑收入和财产,一些支出型贫困并不考虑。因为个人支出较大(如:因为大病、突发事件等),但是家庭收入超过低保标准,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不能享受低保。对于因大病致贫的家庭,短期内收入减去支出为负数的家庭,却是更加需要纳入低保享受医疗救助保障的家庭。
下面我们将一方面要加大低保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低保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方式,向居民宣传低保相关政策,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其次认真做好信访接待工作,耐心细致的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认真解答群众的疑问和咨询,对群众举报低保的问题,认真核实,一查到底。
三是低保工作力量薄弱。城乡低保工作机构、人员与经费严重不适应工作需要。目前,困难居民多,工作难度大,尤其是乡镇民政办,既要接受申请、进行调查核实、收集每一个低保对象的相关备案材料,又要做好定期核查、动态管理,任务极为繁重。特别是乡镇协理员,待遇本身不是很高,有时还要支付核查的相关费用,间接影响到低保工作的质量。
四是支出型贫困保障缺失。目前,低保审核审批主要考虑收入和财产,一些支出型贫困并不考虑。因为个人支出较大(如:因为大病、突发事件等),但是家庭收入超过低保标准,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不能享受低保。对于因大病致贫的家庭,短期内收入减去支出为负数的家庭,却是更加需要纳入低保享受医疗救助保障的家庭。
下面我们将一方面要加大低保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低保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方式,向居民宣传低保相关政策,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其次认真做好信访接待工作,耐心细致的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认真解答群众的疑问和咨询,对群众举报低保的问题,认真核实,一查到底。

上一篇:关于加强机关思想政治和民政业务学习深化“民政论坛”的通知
下一篇:关于规范残疾人“两项补贴”工作意见建议(民政论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