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党委
2016年8月
2016年8月
地名是地理实体名称,也是人民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地名是一个地方的文字符号,也是一个地方的风貌特征与文化记忆。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3月4日,我市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我市地名普查工作。那为什么要开展地名普查?我市地名命名上还存在哪些乱象?目前地名普查工作取得了哪些进展?围绕这些,本文从加强我市地名规范化管理、保护地名文化遗产角度作一探讨。
一、地名普查:既为规范地名命名更名,更为保护地名文化遗产
地名是基础地理信息。与常见的经济普查、人口普查类似,地名普查也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的国情调查。地名普查的目的是查清地名基本情况,掌握地名基础数据、提高地名标准化水平,加强地名信息化服务建设,为社会提供全面准确的地名信息。开展地名普查,对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地名文化保护传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以及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这次地名普查将全面核查我市的陆地水系、陆地地形、行政区域、交通运输设施、旅游景点、建筑物,单位等11大类地名的名称、位置及相关属性信息,对有地无名或有地名作用的地理实体进行命名,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设置标准规范的地名标志,切实解决一地多名、地名重名、地名用字不规范、含义不健康等问题,并完善城乡地名标志体系,建立和完善市级地名数据库,实现地名数据库与矢量电子地图的100%链接。通过这次普查,摸清掌握我市地名基本情况,既是为了推动我市地名命名更名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地名文化遗产,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
二、地名现状:“大、洋、怪、重”等乱象丛生,引发各种“地名事故”
我市有户人家,家人病危打120急救,结果120救护车因小区名称相近,跑错了地方,一个南一个北,再赶到这户人家时,已错过了宝贵的急救时间,后来这户人家到处上访,最后将开发商直接告上了法院。透过这一事件,也可以看出,地名命名事关重大,不可小觑。
地名普查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有:地名申报不及时问题,目前我市大量农村道路、河流、桥梁没有路名,这些“无名路、无名河、无名桥”,给群众出行和社会管理带来很大麻烦;擅自使用非标准地名问题,如部分企业擅自使用没经命名过的非标准地名作为推广名,大肆宣传,导致标准地名与地图名称不一致;现实地名中“大、洋、怪、重”问题,如凯撒、官邸、皇家等一些洋名、怪名在我市也时有出现,这些贪大求洋的地名,既不能准确标示方位,更缺乏文化品位;名实不符的问题,典型的就是广告宣传名称与实际批复名称不一致,房产证上的小区名称与开发商的推广名不一致;重名的问题,重名或音同的名称在地名审批中是严格禁止的,但现实中仍存在着重名和名称相近的历史遗留问题。上述这些地名命名的乱象,以及不规范、不标准,既给社会管理造成了很大混乱,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便,更割断了城市的文化传承,影响了城市的品位。
三、厘清乱象:大量道路将重新规范命名,并融入“历史文化元素”
目前地名普查工作,我市已整理完成地名普查初步调查目录5948条,已录入陆地水系113条,陆地地形43条,居民点500条,交通运输及附属设施412条等。各镇(街道)已经上报了各自非规范化、非标准化的道路。初步统计,全市范围内将有1000多条道路要重新规范命名。而且以编制完成的《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市地名数据库》为依据,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部分道路的重新命名之中。
针对我市地名命名的种种乱象,下一步将对大量未命名或非标准化命名的村镇道路,进行重新命名更名,设置标准地名标志;对居民地、大型建筑物、路街巷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将按照地名法规和有关规章、标准进行清理整治和标准化处理;对不执行已批复过的标准地名的机关、企业,将责令其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将给予经济处罚,并列入地名命名黑名单,给予通报,强化地名命名和执行力度。
地名就像我们“回家的路”,回望那些地名,一个地名就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一个流传千年的故事。地名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是人们心中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记忆、情感的寄托。把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地名命名之中,有利于打造出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的历史文化品牌。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建置始于战国时期,据今已有2400年左右历史,地名文化资源浩如烟海,内涵丰富。比如水晶山、九曲河等地名映衬着美丽的山川与河流,齐梁路、季子庙等地名描写和凝聚了一个时代的缩影与结晶,利民、丰裕等地名寄托着人们祈盼吉祥的美好愿望,济德、乐善等地名彰显着和谐礼让的传统美德,杏虎等地名记录着党和人民为国家革命事业捐躯的光辉历程。但近年来随着我市城乡的快速发展,每年都有不少新地名产生,同时也有一些老地名不断消亡或被人们遗忘。加上对地名文化不够重视,保护不得力,导致许多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地名快速消失;有些地名在命名时盲目贪大、媚洋、求怪,丢了传统、断了文脉、失了特色,对地名文化传承造成了很大损害。通过地名普查,充分挖掘、系统整理地名文化属性信息,抢救保护优秀传统地名文化,显得迫在眉睫。古地名蕴涵着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历史的‘根’与‘魂’,彰显着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人民的‘情’和‘梦’,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理应倍加珍视。
四、长远之计:既需明白命名原则,更需多方携手严把“命名环节”
地名命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十分严肃的工作。一个失败的命名会给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地名既是地理实体名称,又是文化传媒的重要载体,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有专家统计,人们日常接触使用的信息中约有80%与地理位置和空间分布有关,这些信息主要通过地名来呈现。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经常使用地名,都离不开地名。
据分析,造成地名乱象的主因,是在地名命名过程中,一些单位法制意识淡薄,不按规矩办事,在地名审批过程中直接越位,不经过论证、公示等重要环节。地名命名管理必须依法依规进行,国务院有《地名管理条例》,地名的命名更名都有严格的规范程序。为了做好地名管理工作,我市还相应成立了地名委员会和专家论证小组。要以这次地名普查为契机,集中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加快推进地名的标准化建设,促进我市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解决地名命名及管理乱象,关键是要增强法制意识,熟悉、了解和遵守地名管理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好涉及地名管理方面的国家和地方性法规、规定。在地名命名过程中,各相关部门要严把立项关、审批关、销售关和广告关。建立相应的工作规范,严格执行“申请、受理、初审、论证、公示、审批”程序,防止以后再出现不按条例规程办事的情况,真正从源头上把好“命名关”;执法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清理非标准地名。
地名工作的主管部门需进一步加强与各镇(街道)及公安、住建、规划、城管执法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掌握城区最新工程建设、道路规划的动态,及时进行命名,使道路命名与规划同步,逐渐使地名管理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层次化和程序化;加强地名信息化服务建设,进一步提高地名公共服务水平。
上一篇: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下一篇:民政局推行读原着、学原文、悟原理“三原”学习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