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人:导墅镇下琴村卫生室站长 张冬梅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张冬梅,是导墅镇下琴村卫生室站长。
张宝生医生,既是我的同事,更是我的恩师。在我眼里,他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医痴”,一生刻苦钻研医术,追求精湛,开创了农村卫生所研制中药的先河。死后亦为医学奉献遗体;他是一名“白求恩式”的乡村医生,一辈子把病人装在心头,用自己的医术,为乡亲解除疾病痛苦;他是一名“郭明义式”的当代活雷锋,40多年如一日,免费开方子,资助乡亲看病,却从不索取任何回报。在我心里,恩师张宝生的仁术仁心,就是指引我们行医和做人的一座灯塔!
经过村里的推荐,
师恩如山,碰到张医生这样的师父,是我一生的幸运。还记得学医初始,清洗玻璃针管,经常不小心把手弄破。恩师总是提醒我:“做事要慢一点、当心一点。不要把自己伤着了,这里的老百姓还都需要我们呢。”;第一次给病人扎针时,一连扎了三次,才扎成功。这时,恩师在旁边一个劲地跟病人打招呼致歉。等病人走后,反复教我练习扎针;每遇到一个典型病例,恩师诊断之后,会让我模仿着学习诊断一遍……正是张医生一次次不厌其烦地教导,一遍遍耐心细致地讲解,让我从一个医学“门外汉”,逐步成长为经验丰富的乡村医生。
记得有一次,一位40岁左右的病人来卫生室,他咳嗽、高热还伴有胸痛,张医生用听诊器听了一下说,不是大叶性肺炎就是结核性胸膜炎,接着他又用手心对着患者的背部,让患者深呼吸后慢慢的发出“
这些年,师父培养的乡村医生不止我一个。双元村卫生室站长林冬平也是他的“学生”。2002年,师父调到双元村卫生室工作,此时林冬平还是一名刚从卫校毕业2年的毛头小伙子,缺乏经验和技术。师父就交给他一个好办法:让他每天晚上,把一天所看的病例全部在脑子里仔细梳理一遍,想一想后续的治疗方法。这一招,让林冬平的医术精进迅速。
师父对医术的精湛追求,对病人的仁爱之心在整个导墅镇是家喻户晓、远近皆知。2003年,大华村一位妇女因脑溢血,卧床不能走路,家人来到桑元村卫生室请张医生出诊。师父二话不说,每次都是利用中午休息时间,骑十几里的路,来到这位病人家里,免费给她开中药处方,指导康复。半个多月后,这位脑溢血的病人就能拄着拐杖下床走路了,康复效果非常快。
黄伦隆家村69岁的张彩英,耳朵有点聋,背也驼了,不会骑车,每次为了看病,都不得不走上一个多小时的路。知道她听不见,每次看病时,师父总把嘴贴到她耳朵上,轻声轻语微笑着跟她交流。看完病后,师父还会用摩托车把她送到家门口。直到身患重病,再也没办法送张彩英老人了,师父还不忘把每次看病后送老人回家的任务嘱托给了我。
有一年夏天,外来土地承包户李开余跟师父聊天时,师父问他热不热,老李说热啊怎么不热,特别是晚上大人能忍,小孩受不了。师父说你那房子矮小,要买空调。老李说想买,但现在没钱,要等到稻子卖了才能买。师父说:“一个空调两三千元,我借给你,先去买吧。”但是直到现在,师父自己家里都没能装上一台空调。
自己垫钱帮人看病,看病时尽量替乡邻们省钱,出诊从不吃乡邻一口饭,开中药方子从不收一分钱……几十年来,这样的小事,师父做了太多太多。他那点微薄的工资,资助了太多太多的乡邻。以至于后来他自己看病,需要借钱!
至今,我的脑海中仍深深记得,刚走上村医岗位时,看到师父的桌子上压着这样一句话:对待病人不管是老幼妇儿,是贫穷,还是富有,都要一视同仁。因为生命是同等的,仅有一次!他也常常对我们说:“对待病人要像孝子一样!”“医生的每一个表情、每一句话都会影响到病人的恢复。所以不论什么时候,在为病人服务时都要面带微笑。”“医生是崇高的,病人都把生命交给你了,你能不去好好珍惜吗?”
即使在“最后的时光”里,师父也没有歇着。受癌症病痛折磨的师父,在病人面前并没有什么不同,工作强度没有减少。
只是在病人离开后,他就不得不抱着肚子、皱着眉头、默默忍受着疼痛。有几次,我看到他疼得脸色惨白,冷汗直冒。实在不忍心看下去,我就劝他回家休息,他却跟我说:“再不给乡亲们看病,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感念师父曾经救命之恩的村民张新梅,有一天中午特地跑来卫生室,说给师父下点馄饨吃,问他想要吃几个,师父说:“三只馄饨就可以了!”当时张新梅还说,怎么吃这么少。但没想到,才吃到第二只馄饨,就全都吐了出来。看到师父这个样子,我和张新梅偷偷跑到一边抹起了眼泪:几乎吃不下任何食物的师父,还在坚持为乡邻每日“问诊”。
大年初二,实在承受不住病痛的师父住进了医院。
师父的日记里写有这样一句话:作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土郎中,生命的火炬愿为一方乡邻的健康熊熊燃烧。此时,师父已然用他的一生,对这句话作出了最真、最美的践行和诠释!
如今,那一张温文尔雅、永远微笑着的脸,那一份救死扶伤、充满仁爱之心的精神,永远印在了导墅这一方百姓的心坎和记忆里。“乡村医生”是您一生的“挚爱”,“乡邻安康”是您唯一的“牵挂”。作为您的徒弟,我唯有继续帮您照顾好这一方乡邻,将您一生的仁术仁心、医德口碑继承下去,方能对得起“张宝生徒弟”这一称呼!
我相信,这也是对恩师最好的祭奠和怀念!
上一篇: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日报:三件遗物让我们读懂他!
下一篇:张宝生先进事迹报告会材料之二:你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