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群众,责任胜于能力
大泊社区 束方敏
有一句看似简单的话在多少年的社会发展中一直被验证着——“责任胜于能力”。能力是什么?责任又是什么?每个人或许都会有不一样的理解,能力和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也一直被人们讨论着。在时代的浪花下,我也来谈谈对责任和能力的看法。
我认为,能力或许是个性的体现,但责任,是社会性的要求。责任是承担,一个负责任的人,应该敢于承担社会负于的各种使命:在生活中,尊敬师长、团结同事、关心他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是我们的责任;在工作中,认真负责,脚踏实地、勤奋苦干、努力完成各项任务是我们的责任;在学习上,认真学习党的各种理论知识,领悟“群众路线”的精神内涵,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我们的责任。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更认为:服务群众,责任胜于能力。
全军优秀共产党员,南京政治学院前教授胡滨,战胜癌病恶魔,坚持本职岗位,做出了不平凡贡献的事迹,也激励着人们向她学习,她的品德、意志,她的坚强,她的始终不渝的信念,责任意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她曾经说:“履行好军旅园丁的职责,是我生命中最快乐的事”,她的领导,她的同事都说她:“这是一个视使命如生命的人”。因为忠诚使命,她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因为热爱生活,她有战胜困难,自强不息的无畏勇气。由此可见,责任感,使命感的动力是强大的,责任胜于能力,一个人光有能力,没有责任就不可能全身心地发挥自己的最大能力,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只有责任和能力都具备的人,自己的生命价值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而四川都江堰光亚学校老师范美忠,北大历史系毕业。地震时自己第一个跑出去,不管学生,竟然还理直气壮。他与学生有一段对话:范:“你们怎么不出来?”。学生:“我们一开始没反应过来,只看你一溜烟就跑得没影了,等反应过来我们都吓得躲到桌子下面去了!等剧烈地震平息的时候我们才出来!老师,你怎么不把我们带出来才走啊?”,范:“我从来不是一个勇于献身的人,我只关心自己的生命,你们不知道吗?上次半夜火灾的时候我也逃得很快!”。一名北大历史系毕业的教师,能力如何我们无法直观的评判,但纵然他有天大的能力,抛弃自己学生独自逃命的表现,应该不会容易通过社会舆论的评判。
大学生村官,是一个年轻的群体,我们有我们的特点,我们有我们的责任。一位伟人曾经说过“人生所有的履历都必须排在勇于负责任的精神之后”。在责任的内在力量驱使下,我们常常由此而生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归宿感,无论自己在社区负责什么工作,哪怕看起来微不足道,那都是一份责任的存在,也是一份能力的体现,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就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可以不伟大,人也可以清贫,但我们不可以没有责任,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放弃肩上的担子和责任,扛着它,就是找着了自己生命的信念。在基层服务岗位上,面对困难,我们要有焕发光芒的朝气,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更要有舍我其谁的豪气,我们要用朝气、勇气、豪气来承担自己的责任,实现自身的价值。
上一篇:强责任 聚共识 共进取
下一篇:做人做事,首重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