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市委宣传部网站!
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发布
  • 关注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发布
    官方微信
  • 关注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发布
    官方微博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台账管理
首页 > 网络台账 > 思想政治工作 > 正文

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好人推荐

发布时间:2017-12-08 14:47:00文章来源: 【 字体:
七旬退休老人,真情调解化恩缘
----皇塘派出所调解员老杨
 
面对每天发生的大大小小的矛盾纠纷,他总能化干戈为玉帛;面对那些结怨多年甚至数十载的“死结”,他也总能妙手解开。他,就是老杨。
老杨,真名杨国良,1940年出生,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皇塘镇人,现年77岁,1959-1969.6,曾经担任过烟台4144部队通信营报务员、营参谋,是一名海军航空兵,后转业回来任皇塘镇皇塘村的生产队长、治保主任,又担任过里庄农具厂的会计、生产副厂长,而后担任皇塘镇政府司法所所长,直至退休,同事们常常亲切地称呼他为老杨。
2001年2月,年满61岁的老杨正式从皇塘镇政府司法所所长的岗位上退休。退休后的他,可以好好享受生活、安度晚年,但热爱调解事业的他仍想发挥余热,继续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皇塘派出所返聘为司法调解员后,他毅然挑起帮助皇塘派出所调解民事纠纷的重担,开始了他的司法调解员生涯。
如今,转变身份的老杨依然奋斗在基层,一个个“疑难杂症”,在老杨的参与调解下,得到圆满解决,为当地群众排忧解纠,赢得群众赞誉,群众遇到矛盾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哪里有纠纷 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老杨虽然岁数大了,但做事却一板一眼,一丝不苟。他常年负责皇塘派出所的民事调解,由于老杨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跟群众接触多,认识人广,有群众基础,对待人有耐心,能将心比心,群众比较信赖他,正因为如此,做起工作来更是事半功倍。
乱丢垃圾乱排污水,婆媳不和子女不孝……街坊邻居家长里短的纠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让派出所的民警十分无奈。但自从有了老杨这个“调解员”,民警们就多了个“好帮手”。只要群众有需求,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与派出所民警们一起耐心为群众解决矛盾纠纷。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不惧威胁,不图名利,老杨用真诚架起了一座与群众共同的连心桥。
皇塘派出所每年的纠纷调解大约有200余起,10多年下来,老杨已成功帮助皇塘派出所调解各类矛盾纠纷上千起,每年要调解150多起案件,调解成功率在百分之八九十以上。认识他的人一说到他无不竖起大拇指:老爷子有正气,办事公平,调解有一手,什么样复杂的纠纷,到了他的手上都显得特别容易!
 
一脸和气 却又坚守原则
在日常接触中,因老杨常年脸上挂着一副笑脸,看起来比较和蔼,好打交道,不管年轻人和年龄大点的,都喜欢和他交谈,玩笑归玩笑,闹归闹。但有时,有人会觉得老杨不好讲话,不知变通,让人觉得比较死板。老杨却说,我这是坚守原则。
记得有一次,派出所里人的亲戚朋友有点小事,到所里来要求出面打招呼,老杨用一句话便回绝了:你站在我的立场你如何处理。让人碰一个软钉子。很多时候只要老杨要他出面了,纠纷便可以很快化解。
 耐心调解 化干戈为玉帛
“工作要耐心细致,踏实认真”,这是老杨常说的一句话。虽然已经77岁了,但总是奔波在矛盾调解的第一线,支撑着老杨的就是他那旁人难以匹敌的热心和耐心。
 
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市皇塘镇宏图村上有一兄弟间闹起了纠纷。由于在农村按照长幼有序的传统思想,建造房屋时,哥哥家的房子在东边,弟弟家的房子在西侧,中间只隔了一条小路。前两年兄弟俩人曾为在哥哥房子的西墙边搭建一个小平房,没有协调好,存在矛盾。因此兄弟反目,两人一直心存芥蒂。
2016年3月份,弟弟准备在小平房前违规搭建一个停车库,由于村民举报,城管中队派执法队前来将此取缔。没想到弟弟认为是哥哥携私报复,故意举报,原因在于弟弟觉得是哥哥的亲戚在城管中队上班的缘故,并且还参与了取缔执法。弟弟一气之下,将小平房前用水泥浇了起来,不让哥哥家的车子从自己家门口过。因此当弟弟看到哥哥家的车子停在里面时,便连夜在水泥地边上打起了桩,不让哥哥家的汽车行驶,并扬言让其用吊车将车吊走,为此哥哥家多次报警。
公安机关、村委等也多次上门进行调解,但兄弟二人各执己词,相争不下,均无效,情况一度陷入僵持之中。老杨得知情况后,多次主动去村里了解情况,拜访知情的群众,又与村干部共同研究处理问题的办法。老杨不辞辛苦,多次找到双方当事人,单独劝说兄弟二人,苦口婆心的讲道理,对他们辨法析理、循循善诱,讲解有关的法律知识,劝导双方以亲情为重,讲解相邻村土地确权过程中出现的相似案例的处理方法,劝导双方再互相让一步,在老杨不辞辛苦的劝说下,双方情绪都有所缓和。经过长达5个多月的来回奔波,兄弟俩终于在老杨的劝说下达成协议,双方矛盾纠纷化解,兄弟两人握手言和,两个形同陌路的兄弟一笑泯恩仇,两家“化干戈为玉帛”,和好如初。
有人说,老杨这么大把年纪了,图个啥,在派出所里还要受别人的呕气。老杨却说:活着图个啥,图个快乐,虽然我年纪大了,但在这里,我整天和年轻人打交道,我可以找到快乐,可以让我们老年人找到青春。
退而不休,为群众奉献余热。这就是老杨如今的生活写照。

 

 

上一篇:最美军嫂(先进典型)
下一篇:培棠村庆七一赴江苏淮安周恩来故居和纪念堂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