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们在陵口镇12个行政村随机抽取了16——33周岁的农村青年153名,就他们的思想状况展开了调查。调查对象组成为:从性别看,男青年102人,占66.7%,女青年51人,占33.3%;从政治面貌上看,中共党员18人,占11.8%,团员71人,占46.4%,无党派64人,占41.8%;从学历上看,高中或中专学历33人,占21.6%,初中及以下120人,占78.4%。此次调查共发放153份问卷,收回153份。问卷设置选项涵盖了农村青年政治思想、就业观、人生观、心理动态、对道德传统的态度等涉及农村青年思想的多个方面。此外,我们还与部分农村青年进行座谈,更深入地了解了农村青年的思想状况和需求特点。以上调查活动为进一步理性分析奠定了基础。
一、 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农村青年思想状况的主流
1、政治态度积极,民主意识较强。大部分农村青年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有所了解,对当前国内外大事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参政议政热情高涨。调查表明,有81%的人了解或者学习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83%的人拥护并积极支持农村改革,76%的人部分知道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98%的人对新一届领导集体充满信心。对乡镇综合配套改革,54%的人选择“积极支持”。93%的人参加过村两委换届选举,87%的人参加并投票,54%的人表示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愿意积极参与。在对国内外热点问题的关注情况的调查中,69%的人选择“中东局势”,40%的人选择“欧债危机”,82%的人选择“十七届五中全会”。
2、致富愿望强烈,对技术和致富信息的需求迫切。在调查中,有81%的人表示当前个人最大的愿望是“早日致富”。在问到想通过哪种途径致富时,43%的人选择“外出务工”,36%的人选择“依靠科技”,21%的人选择技术或手艺。82%的人希望拥有1-2门致富技术,70%的希望进行农村科技培训。在座谈中,大部分农村青年希望政府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务工信息和致富信息,增加收入。
3、渴求新知,思想活跃,理性看待社会热点问题。调查显示,有46%的农村青年渴望继续读书,17%的农村青年参加或准备参加成人高考。大多数农村青年渴望与外界交流,获得新知。87%的人经常收看新闻联播,31%的人表示喜欢看书,27%的人有读报的好习惯,6%的人喜欢上网查阅资料或与外界交流。在座谈中,很多农村青年都对当前的国际内内形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农村经济发展积极献言献策,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表现得较为冷静和理智。
4、理性对待个人利益,价值观趋向多元。在处理个人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时,有63%的人认为应该根据个人贡献大小来索取,有25%的人认为应把贡献放在第一位,只有8%的人认为首先应当索取个人利益。在看待分配制度上,有85%的人支持按劳分配,有12%的人主张平均分配。在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时,有43%的人选择“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有28%的人选择“平时讲个人利益,特殊情况下讲集体利益,关键时期讲国家利益”。有67%的人选择愿意依法交纳农业税,28%的人选择“负担少了就愿意”,有39%的人表示如果自己富了,愿意为他人提供资金、信息、技术方面的帮助。在座谈中,大多数农村青年都渴望干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极少数人表示“没有想过人生价值,只想在年轻时多挣一点钱”。
5、对自身状况不满,强烈要求改变现状。对于现状所持的态度,26%的人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74%的人都表示“不满”或“非常不满”。在问到今后的打算是什么时,47%的人表示“准备外出务工”,35%的人“准备在本地寻找致富途径”。交谈中,大部分青年都表示,与他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希望能尽快改变生活现状。
6、对组织信任度提高,期望值上升。65%的人对当地村干部表示满意,60%的人认为当地村组织活动比较透明。57%的人认为当地有组织,并且开展过活动。在回答“你希望村干部具备哪方面的素质”问题时,68%的人选择“有文化”,64%的人选择“懂科技”,38%的人选择“自己能带头致富”。在问到“你希望村组织开展哪些方面的活动”时,72%的人选择了“农业技术培训”,31%的人选择了“提供信息咨询”,40%的人选择了“文体活动”。
(二)几种消极的思想状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过程中,各种文化交错碰撞。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少数农村青年受到其中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在思想上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具体表现为:
1、价值观上的不良倾向。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少数农村青年过分看重个人利益,唯钱至上,拜金拜物,忽视了社会奉献与个人精神上的需求及道德建设。一些青年喜欢与他人攀比,在生活上铺张浪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对现实社会缺乏冷静思考,一味追赶潮流,崇拜明星大款,追求物质享受。
2、信仰多元化。受一些外来思潮的腐蚀和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一些青年理想信念淡薄,有的崇尚实用主义、个人主义,有的甚至信奉邪教。
3、自我意识及逆反心理增强。在16—33岁的农村青年中,以独生子女居多,父母的过分宠爱使一些孩子产生了自高自大、自以为是、唯我独尊的心理。这种心理一直伴随着他们的成长,在生活中表现为处处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其次是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蚀,少数农村青年一味追求个性,轻视传统道德,忽视个人修养。三是现实社会对个人价值、个人利益、个人需求的片面夸大,也造成了个人主义的蔓延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偏斜。
4、 少数青年心理失衡,道德失范。部分农村青年心智不够成熟,
自制能力比较差,受到报刊、书籍、电视、网络中的一些不健康内容的影响,思想上深受其害,行为越轨。其次是一些农村青年由于受教育水平较低,道德文化素养不高,法制意识淡薄,心理发生扭曲,背离法律、法规,违背伦理道德。
5、少数青年满足于现状,缺乏进取心。一方面由于农村青年与外界交流较少,思想上还比较保守、狭隘,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活稍一富足便安于现状;另一方面是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对部分农村青年来说,转变生产观念,调整产业结构或脱离土地另谋出路,需承担一定的风险,因此,不愿离开土地,满足于丰衣足食。另外,由于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外部务工环境较差,也制约了一些农村青年的开拓进取意识。
二、 原因分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代农村青年所呈现的思想状况,从根本上说,都是现实社会的折射,其思想动态、需求特点、道德状况和行为方式都是社会思潮、社会环境综合影响的结果。
1、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对传统思想体系的冲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行给我国的经济生活注入了极大的活力,为广大农村青年提供了创业致富的舞台,提供了更多致富渠道,增强了对生活的信心,产生强烈的致富愿望,激发了进取心。但同时,由于新旧体制转轨尚未完成,各方面改革尚不配套,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市场经济的确立更使中国的传统道德和伦理价值体系在实践中受到激烈撞击,而现代社会所崇尚的“义利并重”、“竞争”、“独立”、“创新”等观念与保守、传统、封闭的封建思想相违背。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和伦理规范未最终建立起来,不少农村青年出现精神和理想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农村青年由于人生阅历不够丰富,理性思维亟待成熟,自审自控力不足,往往不加选择地接受或认同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另一方面,农村青年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自我保护和抵御市场的能力有限,从而产生小富即安或得过且过意识。
2、开放社会对当代农村青年的生活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一定影响。当代农村青年大多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在商品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观念虽然风起云涌,但还没有达到稳定化、规范化程度,在这种状态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西方思潮及生活方式大量涌入,难免泥沙俱下,在为多数青年带来新知,活跃思想,增强民主意识的同时,也导致少数农村青年自我意识膨胀,追求物质享受,贪图安逸。
3、教育管理失控带来的影响。现在的农村青年,他们的父母大多文化水平较低,他们难以拿出明确的、稳定的价值观和处理方法来教育下一代,致使当今许多农村青年缺乏为人处事中必须遵循的伦理观念和法制观念。同时,由于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脱节断档,基层干部队伍年龄老化,方法陈旧,不能很好的履行教育和管理职责,导致部分农村青年思想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
4、经济发展滞后的影响。经济发展后,产业调整慢,缺乏有实力的龙头企业,产业带动体系没有完全形成,部分农村青年在产业链中无法大显身手,无法得到经济实惠,因此,农村青年的开拓进取精神没有充分激发出来。另外,由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团组织无条件开展活动,集体凝聚和团结青年的能力很弱,不能充分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
三、 新形势下加强农村青年思想建设的对策
1、为农村青年提供多方面服务,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创建有形依
托,用各类阵地网络农村青年,创建学习阵地。大力创建农村青年科技示范园,让它们成为农村青年学习农业科技的园地,致富奔小康的实验田。二是强化农村青年学习意识,树立脱贫致富示范群体,强化农村青年创业意识,树立青年志愿者示范群体,强化农村青年奉献意识。三是提供实在服务,用有效手段凝聚农村青年。要切实维护农村青年的合法权益;要通过职业培训、信息、政策、心理咨询和就业指导等,为农村青年增收成才,致富奔小康提供服务;大力组织劳输出,积极为农村青年提供用工信息等中介服务,积极组织输送外出务工青年,让他们出去开阔视野,学习外地先进管理经验和经营之道,然后回乡创业。服务农村青年生活需求。结合农村青年的身心特点和现实需求,经常开展青年文体活动,让农村青年自演自娱,在活动中帮助农村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婚恋观,为农村青年提供婚恋、交流、娱乐、展示自我的舞台。
2、加强思想教育,做好引导工作。一是把思想政治工作同农村青年不同层次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多为他们提供“生产指导”、“政策理解”、“思想解惑”、“科技咨询”、“法律教育”等社会化服务,把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启发他们建设家乡、实现自我价值。二是引导农村青年进行“自我教育”。要充分挖掘农村青年典型,大张旗鼓的宣传、表彰,通过典型示范,引导农村青年走科技致富、勤劳致富之路。
3、 弘扬先进文化,消除社会不良影响。农村青年思想需求状况
与社会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弘扬先进文化,消除社会上不良影响,对正确引导农村青年思想需求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根据农村实际、地域特点,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以党团组织为主体,发展社区文化,满足广大农村青年求知、求富、求美、求乐的需要。二是以农村业余党校、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为阵地,对农村青年进行理论、科技、文化、法律教育培训,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引导农村青年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道德风尚教育,消除一切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和不正之风,加强科技培训,大力普及法律意识,增强农村青年的综合素质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4、加强团组织建设,夯实农村青年组织基础。农村基层团组织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推进农村青年思想建设工作要与加强基层团建工作紧密结合。当前,要健全农村团组织工作机制,注重发挥团员青年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力增强团员意识,认真做好团员发展、管理和推优入党工作。积极构建以团组织为核心的各项农村青年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农村青年成长和农民增收服务。要结合团组织工作的新特点,采取打破行政区划、生产建制、所有制形式,采取党建带、典型引、服务促、表彰激等各种有效措施,建立多种形式的团组织,最大限度地网络覆盖农村青年,为更好的服务青年提供平台。
上一篇:“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好人”推荐
下一篇:关于举办爱国主义教育讲座的通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