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亚夫同志是新时期全国农技推广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是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杰出代表。他的感人事迹,生动诠释了对党无限忠诚、对”三农”工作无比热爱、对农民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彰显了农技人员扎根基层、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和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要学习他矢志为农、甘为公仆的崇高情怀。赵亚夫同志始终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为农民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他扎根茅山革命老区农村五十三年,不畏艰难,敢于实践,在苏南丘陵山区最贫穷、最落后,农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顽强奋斗,始终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信仰、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担当,把“为农民服务一辈子”作为自己毕生追求。
要学习他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的敬业精神。赵亚夫同志一心想着工作,一身扑在农技推广一线,经常加班加点,忘我工作,几乎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农业技术推广上。他一年365天有200天以上泡在田里,其余的100多天也是为农民的事情奔劳。三年援川期间,他还拖着年迈的身躯先后18次飞往绵竹,亲自规划选址,亲自优选品种,亲自指导服务。培训农民200多人,增加效益3个亿,成为东部支援西部的成功案例。
要学习他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赵亚夫同志注重学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改革创新,不断探索科技兴农、以农富农的共同富裕之路。他指导成立的戴庄有机农业合作社实现了村民由一家一户零散生产经营向规模集约转变,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协调。2011年,他又制定了《2011—2015年戴庄村有机农业发展规划》,提出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业,丰富生物多样性,修复农业生态系统,同步实现农业高效、粮食安全、农民大幅度增收的目标。
要学习他乐于奉献、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赵亚夫同志吃苦耐劳,克己奉公,始终把全部精力倾注于事业之中,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帮助上百万农民脱贫致富,却从没收过农民一分钱,不仅坚持不收指导费用、不搞技术入股、不当技术顾问,而且每年还自掏腰包给农民送礼。2001年,当他从市人大副主任岗位上退下来时,他向组织上提的唯一要求还是到农业一线去搞“两个率先”试点。
上一篇:渣土所-2018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思路
下一篇:路灯所党员志愿者情暖结对帮扶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