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讲堂”制度
一、有健全的管理组织
1.建立健全道德讲堂建设组织机构,明确道德讲堂建设负责人,分管部门和具体工作联络员;
2.落实道德讲堂建设长效管理机制。
二、有专兼结合的队伍
1.建立来自于群众、群众信得过的专兼职结合的主持人和宣讲队伍;
2.对主持人、宣讲员进行适当培训,提升宣讲能力;
3.主持人、宣讲员名单上墙公示。
三、有鲜明的讲课主题
1.宣讲内容必须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四德”为基本范围;
2.广为宣讲历史上以及身边涌现的体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优秀品德的事迹。
四、有浓厚的讲堂氛围
1.设有专门室内或室外的“道德讲堂”场所;
2.有统一的背景、LOGO标识;
3.利用文字、图片、背景音乐等形式在讲堂内外营造出浓厚的道德建设氛围;
4.利用网络、广播、板报等载体丰富讲堂形式。
五、有规范的活动安排
1.形成具体的活动计划和活动记录;
2.定期不定期经常性开展活动,每月至少安排一次,每次都要有明确的主题;
3.严格按照“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的标准环节进行,可适当进行增加环节,即:5+N;
4.台账归整到位。有主持词、故事内容、经典解读、人员签到,以及相关图片资料,探索建立电子化、网络化“一堂一档”。
六、有显着的激励效果
1.群众广泛知晓本单位道德讲堂建设工作,知晓本市、本单位道德建设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
2.群众主动参与道德讲堂;
3.单位内部中层以上干部无严重违纪违法行为;
4.通过道德讲堂建设工作,推动所在单位全局工作发展。
上一篇:云阳街道“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实施方案
下一篇:“道德讲堂”组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