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教育。
(一)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昂扬奋进的舆论氛围。将建设文明和谐绿色乡村作为乡村精神文明宣传的工作重点,通过村委会宣传栏、板报等形式普及创建文明创建知识。开展并提高群众性的文明乡村建设区水平。加强宣传和指导,使农村精神文明面貌再上新台阶。
(二)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坚定理想信念主导干部价值取向,开展党的执政理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加强丹过的优良传统教育和形式政策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弘扬以爱国主义未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三)大力开闸公民道德建设时间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深入开展诚信教育,推进诚信建设不断深化;着力开展学习先进人物事迹活动,营造道德模范大家共尊敬、模范事迹共学习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
利用各种宣传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法规和尊师重教的宣传学习,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文体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等教育活动。大力提高村民道德建设水平。积极稳妥的搞好老年人工作,并开展有益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做好村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大思想道德建设,切实提高村民的整体思想素质。努力营造浓厚地宣传氛围,不断完善乡村文明工作。
三、加强和改进对集镇秩序的管理
开展经常性的普法宣传活动,发动辖区村民搞好群防群治、维护乡村的政治稳定。加强对安全文明集市的管理工作,妥善处理和协调民间纠纷,使民事问题及时解决。
四、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努力提高村民的卫生意识。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树立家园意识,为充分认识到农村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扎实有效地组织专人专项整治工作,加强管理,努力消除脏、乱、差等现象。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活动及爱国卫生月活动向村民宣传普及各类卫生常识。
(二)深入开展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国庆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精心组织传统节日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融入传统节日活动中,引导人们认识传统、继承传统,营造更加欢快、祥和、奋进、乐观的社会氛围。
(三)丰富辖区村民文化生活,提高创建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组织广场文化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广泛发动村民投身到全民健身活动中,充分满足群众参加文体活动的精神需求。
(四)推进志愿服务。以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志愿者服务队伍为基础,广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引导村民关注、支持和参与。组织志愿者广泛参与普及文明风尚。整治环境卫生、维护社会稳定等志愿服务活动。
上一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施方案
下一篇:志愿者服务活动计划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