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2008年4月,背上行囊,在部队领导和战友们目视下离开军营的那一刻,景志鑫哭了。“当兵的那一天,本以为退伍的日子离我们很遥远。”在景志鑫的心里,从穿上军装到脱下军装,12年的军旅生涯成为他一生永难忘怀的经历,也让回到家乡后的他始终坚持着为人民服务的信念,选择投身基层工作,用自己的模范行动诠释了一名退伍军人的职业操守。
2008年4月,回到家乡后,景志鑫积极响应政府鼓励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的号召,凭着自己在部队锻炼出来的过硬素质,经过努力,他先是通过了云阳镇社区干部公开招聘考试,于同年来到万善园社区居委会担任副主任,主要负责劳动保障和调解工作。
“社区工作实际上是一项复杂而又难度大的工作,做一名合格的社区干部,首先应是一个‘复合型’的人才。”景志鑫告诉记者,刚来到社区时,他便将在部队学到的“三会”用上了。“首先会学,不光要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也要善于研究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理念,考虑如何构建和谐社区,扎实工作,在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上下功夫。”为了提高“学”的能力,景志鑫联系工作实际,有的放矢地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并通过了社会工作师、劳动保障协理员等高级资格认证。其次要会写,而且要写得认真。居民群众是社区活动的主体,作为这一主体组织者的社区干部,就应该对自己所做的社区实践工作进行概括提炼,把经验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写出来,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每当社区居民上门来询问政策或寻求调解时,景志鑫总会立即将居民反映的问题记录下来。需要上门服务时,他也总习惯随身带着纸笔。翻开抽屉,三本厚厚的笔记本里的一笔一划记录的全是居民的问题与反馈。在做劳动保障这块工作时,和各种性格的人都打过交道,也碰到过居民对相关政策表示不理解的,我就一次次上门,一遍遍地对其进行讲解,居民对我的态度也由原先的不理解转变为肯定,因为说话也是有技巧的。”在景志鑫看来,从事基层工作,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普通群众,讲话要联系本社区实际,使居民看得见、摸得着、感到真切。尤其是化解矛盾,调解民事纠纷或做居民工作时,要把自己也融入进去,同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正确引导居民的情绪。”2011年,通过江苏省公益性岗位公开招聘考试的景志鑫正式成为一名公益服务人,并被调至云阳街道九房村,主要负责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工作。深知劳动就业是民生之本的他始终将村民的就业问题挂在心头。为此,他立足实际,狠抓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认真学习关于就业优惠政策、劳动法律规定文件汇编等,重点关注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工作,鼓励他们创业、就业。每年定期为失业人员发布用工信息100余条,共计协助办理就业失业、求职登记1600余人次,组织失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SYB创业培训260人次,介绍公益性岗位30余人次。真正担当好就业政策宣传员、空岗需求信息员、社区就业服务员、劳动纠纷调解员、就业培训指导员、社保对象监督员等多重角色。同时,他还严格按照市人社局的任务安排,在每年的一月和八月深入辖区内的多个企业,对员工工资发放是否到位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进行监察。两年前的年关当口,辖区内一企业老板拖欠了员工数月的工资,景志鑫便上门与企业老板商谈,当得知老板已无力支付任何费用时,景志鑫又四处帮着寻找买家,把企业的设备进行变卖,并将兑换到的钱财第一时间发放到员工手中,为的只是让大家安心过个好年。
眼下,景志鑫又在忙着为村里的1000多名农户办理土保转社保的各项手续,加班加点也成了习惯。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已经为这事忙了近3个月了。可因为是好事,对农户们都有利,所以忙碌的同时心里却很乐意。”在景志鑫看来,12年的部队生活教会他最重要的一课便是认真的态度,做一行,钻一行,爱一行,态度一定要端正。”他告诉记者,民政事务工作涉及千家万户,需要特别的热心、耐心和责任心,只有扎扎实实地工作,才能把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传递给老百姓,切实地为老百姓分忧,千方百计解决困难、弱势群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八年来,情系社区,情系居民,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便是景志鑫的奋斗目标和人生追求。献爱于社区,服务于居民,他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充分展示了新时期社区工作者的精神风貌,时刻体现着一名共产党员、退伍军人的先进性。即便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丰功伟绩,但他却用热心、诚心和爱心浇铸着一行大字: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
上一篇:最美老干部路志高
下一篇:心系双拥情满军营——吕城镇民政办主任陈吾苗的双拥情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