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9月10日,家住吕城镇的肖女士多日来较为沉重的心情得到了舒缓,因为她的十二指肠幽门管长了息肉,之前咨询朋友得知,至少需要上城区的医院才能做手术,但是这一天,吕城镇卫生院却为她成功实施胃镜下圈套器息肉电切除术。据介绍,电子胃镜下圈套器十二指肠幽门管息肉摘除术在乡镇医院这还是属于首例,肖女士则是首位完成手术的人。
肖女士今年59岁,因上腹胀痛时间已久,于是到医院进行胃镜检查,胃镜显示患者幽门粘膜有一约1.5cm×1.5cm的较大息肉,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后进行胃镜下息肉摘除术。“因为考虑到该患者息肉较大,所以我们经胃镜采用圈套器进行电凝电切术切除,热活检钳创面止血,肽夹钳缝合创面,手术过程很顺利,术后无不适。”吕城镇卫生院工作人员介绍,这是继胃息肉胃镜下治疗后实施的又一较大难度的手术,也是在所有乡镇卫生院进行的首例电子胃镜下圈套器十二指肠幽门管息肉摘除术。“该手术具有伤口小、出血少的优点,避免了外科手术,填补了乡镇卫生院消化内科领域治疗的空白。”工作人员说道。
“手术的伤口很小,手术过程也基本上没出什么血,在乡镇卫生院做手术,不用跑城区或者其他大医院,省下了不少费用。”肖女士说,手术后,她遵照医嘱住院观察两天,从这两天的观察来看,没有大碍。
(张杰 管娟 李潇)
相关链接:
胃息肉是指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凸入胃内的隆起性病变。本病早期或无并发症时多无临床症状。有症状时常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不适,少数可出现恶心、呕吐。合并糜烂或溃疡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粪潜血试验阳性或黑便,呕血较为少见。位于幽门部的带蒂息肉,可脱入幽门管或十二指肠,而出现幽门梗阻。生长于贲门附近的息肉可有吞咽困难。息肉可单发也可多发,如胃的部分粘膜或者全部粘膜表面散布着大量大小不等的息肉称为胃息肉病。胃息肉可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种,真性息肉样腺瘤,其病变性质属于肿瘤性增生,可发生癌变,一经发现应该立即摘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