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镇党委宣传委员 王国柱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策,这既是我们党对中国社会转型的主动选择,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的内在要求。《决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中要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管理体制,其中党委领导和谐社会的构建是至关重要的关键环节。宣传工作作为党委的重要组成部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大有可为,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应在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一是弘扬主旋律。坚持唱响主旋律就是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全党全国这个大局,着眼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大力营造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良好氛围,大力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大力营造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维护稳定的良好氛围,大力营造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良好氛围。弘扬主旋律必须坚持“三贴近”,不断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吸引力、感召力,就是要大力发掘和谐因素,大力宣传党和政府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政策和举措,宣传社会生活中有,利于和谐的群体、组织的事迹。
二是消除不和谐的噪音。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当前各种社会矛盾纷繁复杂,对矛盾和问题的认识和处理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前些年,农民负担比较重,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有的地方,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工作不到位,影响了干群关系,群众产生了较强烈的对立情绪,有些群众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甚至出现了专门收集情况组织上访的人。消除不和谐噪音,就是要化解不和谐因素,营造和谐氛围,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宣传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大有可为,作为宣传思想工作者,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自身能力如何也至关重要。构建和谐社会,从方法论的角度,要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心中有百姓,时刻想群众。要对群众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生活困难等社情民意了然于心,尤其是要深入到“困难群体”、“问题群众”中,切实了解他们的心声,为他们说话,帮他们办事。第二,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判断力。要时刻关注和把握各个时期、各个阶段、各个地方的工作态势、发展走向,及时全面准确地分析各个阶层、各级干部及全体民众的思想动态、心理情绪、愿望心声,以及带倾向性的社会动态,迅速获知本地区范围内的突发事件及产生背景、当前状况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对社会各个阶层随时可能出现和已经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第三,要把握好工作的“度”。“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也宣传工作的核心问题。把握好“度”至关重要,往往是差一分无法到位,过一点事与愿违。关键是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工作实际,与个人的认识水平、思想实际,与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很好结合起来,既有理论的指导,又注重实践的操作;既有严肃的原则,又有切实实际的灵活性。
上一篇:构建和谐行宫
下一篇:坚持统筹发展 构建和谐界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