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市委宣传部网站!
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发布
  • 关注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发布
    官方微信
  • 关注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发布
    官方微博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台账管理
首页 > 网络台账 > 思想政治工作 > 正文

教育局匡亚明教育思想和精神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4-06-12 09:33:33文章来源: 【 字体:

 探寻匡亚明先生足迹  感悟思想文化精髓

       导墅镇政府副镇长  蔡小红      

       匡亚明先生是我国着名的教育家、理论家、革命家。在为人上,他一生光明磊落;在办学上,他堪称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在治学上,他无愧于“孔学泰斗”的称号。在现在这样一个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的时代里,需要通过名人的思想和精神来支撑和转变社会的风气。之前,为打造“匡亚明故里文化”,通过翻阅资料、走访家人、考察南大,对匡老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2014年5月6日—9日,我和匡亚明小学校长以及镇宣传委员三人有幸到吉林大学(匡老曾经任职八年的东北第一高等学府)探寻匡老足迹,在与大学老师们的交流中,在学校随处可见的匡亚明生前痕迹的环境中(匡亚明楼、匡亚明手稿、匡亚明着作等等),对匡老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匡老的思想文化精髓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纵观匡老的一生,我认为,他的思想文化精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匡亚明思想文化精髓之一——坚韧
    匡老的青年时期,可以说经历了革命斗争的严峻考验,分别经过了大革命的洗礼、白色恐怖的考验和抗日烽火的磨炼。这段时期,他先后四次被捕,刑期长达四年,几至丧失性命,无论是肉体还是心灵上,既受到了敌人的迫害,还受到了党内错误路线的打击,但他依然赤胆忠心,坚守信念,坚持斗争,真正做到了“威武不能屈”。我们在吉大还听到了这样一个事件:1928年,时任团省委委员、团闸北区委书记的匡亚明基于大革命失败后的客观形势以及亲身经历的斗争实践,直言不讳地反对当时拟发动的罢工和暴动,引起团省委领导的猜疑,他们捏造“工贼”的罪名,要将其秘密处死,安排人员暗杀,朝其头部要害处打了一枪,子弹从嘴里进去,由脑后出来,身负重伤,大难不死,后被人发现送医院抢救,策划者不死心,又派人到医院准备将其毒死,幸好派出执行任务的人是匡亚明的老部下,他坚信匡亚明是个好同志,便帮助匡亚明秘密转移,这位同志也从此脱离了组织,再未现身。我们听闻这样的事件颇为感慨。然而,这样的事件,并没有使匡老消极沉沦,他依然是不改初衷,积极进取,坚忍不拔,以坚韧的革命意志表现了共产党员坚强的党性。
 
       匡亚明思想文化精髓之二——尚文
       弃官办学——这是匡亚明的性格、品格,也是匡老的必由之路。早在解放战争初期,匡老就跟他的朋友表达了他的志趣:革命胜利了,我立志振兴教育。所以在匡老短暂而又漫长的91年生涯中,教育始终是他一生的重要主线之一。从1925年6月他的处女作《什么是艺术》开始,他写过无数着作,创办《大众日报》,在教育第二职业的掩护下,坚定地宣传我党的革命路线、方针和政策。1955年5月,怀着对教育事业无限热爱和深厚兴趣的匡亚明,如愿以偿地走向了高等教育战线,担任了东北人民大学(现在的吉林大学)第一党委书记兼校长,由此开始了以发展教育为己任、以传承文化为志业的高教生涯。在吉大、南大分别担任校长期间,他重视文化、重视人才的例子不胜枚举:三顾茅庐聘名师。为聘请古文学专家于省吾,他顶着政治压力,同意其不参加政治学习的要求;破格提拔年青人。1956年,时年26岁的高清海,被破格提拔为副教授,这在当时不可想象;甘冒风险护教师。1957年反右斗争期间,他冒着风险保护教授、学者。文化大革命期间,护佑一大批学者,消除他们的教学顾虑。文化大革命以后,又亲自为教授学者们奔波平反。
我们在吉林大学还了解到,他在校风建设上,当时就提出了“以四种空气”建校风,即:强烈的社会主义政治空气、浓厚的社会主义学术空气、严肃的社会主义文明空气、活泼的社会主义文娱空气。他强调通才与专才的统一、相关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统一,主张打通“文史哲”,创办“大文科”。他在教育的贡献还有着名的“835”建言,即:83年5月,向国务院建议重点投资建设一批重点大学。同年,他还给邓小平同志写信,建议建立稳定的教学和教研秩序,以带动高校战线的稳步发展。
    可以说,匡老在我国文化教育的发展史上留下了一个影响当代、泽被后世的重大创举,这其中所凝结的教育思想独到深邃、富有远见,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展。
 
       匡亚明思想文化精髓之三——崇信
       崇信,即崇尚信仰,诚信不倦。这一思想文化精髓主要来之于他对孔学的研究。匡老对孔学研究的原因与动力,主要是来源于1942年2月,延安开展整风运动时,一次,匡亚明和毛泽东谈起孔子的问题,并就孔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请教毛泽东,当时毛泽东对孔子评价的精辟话语使匡亚明心悦诚服,那时,他就在心里默默地盼着党能腾出精力来总结和评价孔子那一天的到来,他的这一志向,历时半个世纪,从未改变。1982年,当国务院同意他辞去南京大学校长后,他全然不顾自己已届耄耋,开始了对孔子的再研究和再评价,夜以继日地从事《孔子评传》的撰写和资料的收集工作。1986年初,这项工作结束后,他又主动请缨编撰《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200部),1996年11月,终因体力难支突发脑溢血,12月在南京病逝。当时,文化部部长孙家正痛惜地说:匡老是为《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耗尽了最后的心血。
    以上是本人通过对匡老足迹的追寻、对匡老思想文化精髓的理解以及此次吉大之行的初浅认识,作为匡老的家乡人,作为打造匡亚明故里文化的实践者,觉得自身有责任对匡老的思想文化作一些宣传。一是必须深入地提炼。匡老的思想文化研究是一项宏伟、博大的工程,不是几个字或者一篇文章可以概括,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进行更深入、更细致地提炼;二是还必须深入地学习。匡老的为人、匡老的品行,以及匡老的风格,无一不是我们后代人学习的楷模。所在,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有必要将匡亚明先生的思想文化作为一个学习的主题,达到教育后人、启示后人的目的;三是还必须深入地传承。在未来的漫漫征程中,作为匡老的故乡人,我们必须从匡亚明的手中接过这一承载着中华文化精髓的接力棒,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勇攀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高峰,以工作的新成就、作风的新转变,告慰睿智而又坚毅的革命家、理论家、教育家。
 

 

 

践行匡亚明教育思想 办农村优质基础教育

——谈学校“教师第一”思想的感受与实践

 

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市匡亚明小学    蔡建良

 

 
 
       “走一流师资与一流学科强校之路”是匡老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教育的优劣主要靠教师,“教师第一”应该成为校长办学的指导思想之一。匡亚明倡导“教授治校,教师第一”,学校只有拥有一批德才兼备的教师,才能办出一流的品牌学校、特色学校。
       我们是一所典型的乡镇中心小学,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并不是同类学校中最好的,最近若干年,随着城区曾创办了一些“民办学校”,一些相对优秀的教师被城区民办学校、公办学校选拔进城,让本就没有任何优势的师资队伍整体水平“雪上加霜”,据不完全统计,前后七八年时间,学校教师进城或到城区周边学校节人数就达50余人,而新分配进校的大多是年轻教师,虽然他们也有优势,但在工作经历、业务能力等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学历虚高,真正能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对这样的“残酷”的师资事实,我们必须用匡老的教育思想指导我们,加大教师的校本培训力度。现就目前农村学校实践层面,我认为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培养
       一所学校,无论流动多少教师,无论学校教师整体状态是一个怎样不如人意,作为校长,作为学校都要敢于面对事实,我们必须用积极的心态,阳光的思维方式,不消极,不悲观,一些优秀教师调走了,我们可以再培养。培养教师将是学校的永恒主题,也是核心工作。从匡老的教育思想出发,教师是第一位,我们只有从校本实际出发,因校制宜,因人制宜,一如继往做实教师的培养工作,才是我们目前学校迫切需要做的头等大事。
       1.统思想,制订校本学校教师培养五年规划。我们通过行政会、校长办公会、教师代表会、党员会,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加大校本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根据学校目前现任教师实际,扬长避短,从学校层面制订《学校教师培养发展五年规划》,将中青年教师分层培养,分层要求,从时间、经费、目标、任用、奖励、保障、评价等六个方面进行明确和规范;同时从教师层面,要求每位青年教师都要有个人“三年成长规划”,结合学校五年规划,让自己的个人成长目标融入学校整体目标。
       2.育名师,着力打造优秀教师群体。我们可以结合市局“名教师工作室”创建机制,同步启动校本名教师工作室创建机制。让“校本名师培育校本优师”,打造学科优秀教师团队。例如我们匡亚明小学在市级“蔡建良名教师工作室”的基础上,相继成立上校本五个名教师工作室,分别是“贺红霞班主任工作室”、“姚澄亲子阅读工作室”、“张忠泽书法工作室”、“周琴秀数学工作室”、“钱春花心理咨询工作室”。学校从创建目标、工作机制、成员组成、工作目标、经费保障、工作制度、成果评价等七大方面进行规范要求,每年拨给五个工作室活动经费是五千元,经费使用由工作室导师决定,主要用于活动开展。事实证明,名教师工作的设立与活动开展,培养了一大批校本优秀教师。
       3.树典型,营造教师专业成长正能量。学校教师培养离不开传帮带,而培植学校青年教师成长典型,培养和树立学校青年教师“标杆式”人物,将会起到很大的影响、促进和引领作用,会给学校教师培养形成正能量。
       4.定制度,形成校本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学校制订《骨干教师培养条例》,明确培养的基本形式、措施和工作机制。定期将优秀青年送出去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同时也定期邀请相关教育专家到校作讲座;聘请相关教育教学专家做顾问,为青年教师聘师傅。学校要从制度层面,将青年教师培养作为一种战略目标,无论谁做校长,无论学校教师如何流动,《教师培养条例》都将是一个“校本纲要”,应是学校长期要执行的一种常态工作。只有这样,学校青年教师培养才能实行“可持续”发展。
 
       二、任用
       匡老在几十年的学校管理工作中,不仅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更能大胆任用优秀青年教师。他说:“对待人才,不应像修剪冬青树那样一刀切,要允许冒尖。”匡老在吉林大学工作期间,有一位青年教师名叫高青海,他在《东北人民大学人文学报》创刊后连续三年发表了高水平的文章,其间还在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部专着。匡老将高青海的工作业绩皇在眼里,记在心上。在1956年教师职称晋升时破格提拔他为副教授,当时高青海年仅26岁。匡老慧眼识才,不拘一格用人的思想值得我们学习。
       1.立机制,形成校本《中层干部培养选拔条例》。学校中层领导队伍是学校的核心团队,这支队伍的形成、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是决定学校工作优劣的重要因素。所以选拔好这支队伍中的每一位成员是考验校长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大胆任用青年教师,更是对校长工作的一种挑战。所以我们要从制度层面,明确规定,优秀青年教师可以进入学校中层队伍。除了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我们在年龄要求上适当放宽,同时作为学校一种导向,让优秀的青年教师能真正担当学校重要工作,独挡一面。
       2.提前“任用”,提供锻炼平台,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学校相关岗位一般三至五年才能重新竞争上岗,对于优秀的青年教师,我们可以采用设立“助理”、“教务员”等形式,提前让优秀青年到相应岗位锻炼,让他们担当一份具体行政工作,担任一个角色,用具体的行政工作锻炼他们,用更高的要求规范他们,让他们能立足本岗位,放眼全校,从“一个班学科教学、到全校一门学科、再到一个条线、再到整个学校工作”,层层加码、加压,让他们认识、了解学校管理工作的本质与内涵,掌握相关规律,为真正成为学校的管理干部做好准备,这也是很好践行匡老教育思想的重要行动之一。
 
       三、奖励
       要让学校青年教师培养真正形成良性的循环发展机制,除了以上的培养、任用机制以外,我觉得还得有公平的奖励机制。对优秀的青年教师在评优、评先、骨干评审、职称晋升等诸多方面要给予真正的优先;同时在绩效工资、岗位设置、科研经费、参加相关省市培训等方面要一路绿灯;第三学校还要能设立奖励基金,对贡献突出的优秀教师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要大胆奖励。
       1.设立校本奖励基金。可以通过相关企业赞助的形式,设立校本奖教奖学基金,具体运作由家长委员会操作,制订工作章程,参照“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市马相伯奖励基金会”的形式,定期对学校优秀教师进行奖励,让优秀的教师得到尊重与认可,让优秀的教师更有地位,让优秀的教师更有工作热情和动力。
       2.积极向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推荐奖励。我们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市有马相伯奖教奖励学奖励基金会,在相关奖励栏目中,有的是面向全市教师的,我们要积极培养典型,积极将优秀教师事迹向上级主管部门推荐,申请奖励。
 
     四、宣传
     我们在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培养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宣传。向学生、向家长、向社会大力宣传我们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的事迹。让大家知道、了解他们,认识他们,可以通过橱窗、板报,学校校报、《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日报》教育板块,学校网站等形式,将优秀青年教师的事迹公布与众,学校要想方设法,不断提高他们的知名度,要在各种可能的场合,让优秀教师“展示”他们的形象和才艺,让他们更自信,更有魅力。
       1.组建优秀青年教师联谊会。我们可以在市局设立的教育集团内组建优秀教师联谊会,开展定期座谈交流活动,让他们相互了解、相互影响、扬长避短、相互促进。
       2.开辟优秀教师事迹专栏。市局层面可以在《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教育信息网》、《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日报》教育专版等中开辟专栏;学校层面可以在校报、学校橱窗、学校网站等开辟专栏,定期滚动宣传优秀教师事迹,定期举行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羡慕他们,进而达到向他们学习的目的。
       3.编辑《优秀教师事迹》。将优秀教师的事迹故事汇编成册,让他们事迹载入教育史册。
       教师培养只在起点,没有终点;教师发展与成长也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作为学校,我们要自觉运用匡老的教育思想,结合自身实际,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真正做实学校教师的培养工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办优质的基础教育,才能办品牌学校、特色学校。

 

 

上一篇: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教育家教育思想实践与发展的研究
下一篇:教育局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教育分会 组织机构成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