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村官出路问题的调研报告
2014年9月
延陵镇 魏红利
大学生村官政策施行以来,各级政府积极组织招录、加大管理培养力度,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和大学生村官的自身特点,不断探索研究、磨合共赢,促进了大学生村官政策平稳长效运行和大学生村官队伍的良性壮大。现立足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市及延陵镇大学生村官群体,结合形势、现状、经验做法等方面的分析掌握,通过面上调研,就大学生村官的出路问题,谈几点想法:
一、形势热中有冷
“热”集中体现为一是队伍壮大速度快。自2008年大学生村官政策重新启动以来,按照5年10万名,年均2万名的选聘速度,大学生村官队伍迅速壮大,成为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新鲜力量,在基层干部队伍中铸就了亮丽的青春风景线。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层面从2006年开始选聘大学生村官,至今已累计选聘281名,延陵层面13个行政村也先后有20名大学生村官任职。二是招录门槛提的快。从2008年只需要组织面试,不需要经过笔试,到现在要经过笔试、面试、体检、政审等层层角逐,还外加了本科、党员等基本条件。目前,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共有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大学生村官18人。三是选才渠道拓的宽。选才渠道从2012年开始由一般高校本科毕业生,辐射到“985”高校优秀毕业生。截止目前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市共有985高效毕业生35人。“冷”集中体现在一是岗位需求量走低。经过6年的选聘工作,大学生村官岗位日趋饱和,组织部门也有控制人数的倾向。二是组织形式粗放。对985高校毕业生采取双向选择,免去考试等环节,消弱了选拔工作的严肃性。三是主流的认同感没有形成。由于“村官”岗位的特殊性,加之大部分人包括普通群众对村级干部日常工作不够了解,不够关心等,使得大学生村官从城市毕业又回到农村任职的选择并没有得到社会主流价值的认同。
二、现状喜中有忧
喜主要体现在一是村官作用得到发挥。经过几年的融入磨合,大部分村官都适应了农村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工作及与群众打交道的经验,在电脑操作、农技服务、档案管理、上传下达及镇、村两级中心工作配合服务等方面发挥了自身优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二是个人才干得以增长。大部分大学生村官任职后,积极融入新角色、克服新困难、学习新本领、掌握新技能,对自己重新定位、精确导航,在“农村学堂”中磨练了意志、增长了才干。三是各项待遇有了提升。经济待遇方面,绩效工资以后,大学生村官收入水平从原先惨不忍睹的年均不到3万提升到年均5万左右,条件较好的乡镇甚至更高。政治激励调动方面,部分村官通过公推直选走上了领导岗位,部分村官进入了乡镇机关中层,还有部分村官担任村正职。忧主要体现在一是融合的深度不够。村官政策实行5年以来,能够真正融入村两委班子,成为村级各项事业发展“主心骨”的村官,数量太少。二是身份界定不明。村官虽定义为“专项”事业编制,但在实际上,既不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又因为借调、户籍限制、村委会组织法等原因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村干部,身份比较尴尬,归属感较弱。三是出路选择较窄。进入大学生村官集体后,出去的渠道较窄,目前的形势更倾向于考取公务员,实现身份的转变,然而竞争压力太大,村官入职后忙于繁琐的工作,在与应届生的竞争中丝毫讨不到“便宜”。专门的岗位对于大学生庞大的集体来讲,也是杯水车薪。
三、管培强中有弱
强主要表现在一是典型塑造效果好。08年以来,特别是2010年至2012年三年间,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层面树立了一批带头创业、扎根农村的优秀大学生村官典型,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激励了广大大学生村官的服务“三农”的斗志与豪情。二是工作担子压的重。拿我们延陵来说,大学生村官实行上午在村、下午挂部门、中心工作灵活抽调的多方位培养模式,促进了大学生村官综合素质的提高。并且组织大学生村官参加机关部门正职竞职上岗,把表现突出的大学生村官放在机关中层岗位重用,激发了村官干事创业的热情。三是综合考评抓的实。对大学生村官实行年度考核加聘期考核相结合,在大学生村官中营造了良好的竞争氛围。弱主要表现为一是传帮带上有漏洞。大学生村官入职到成长期间缺少有效的传帮带,虽然为每位村官明确了创业导师、成长导师,但基本上实际意义不大。二是整体考虑有欠缺。对大学生村官集体缺乏整体性的考虑和规划,对这个群体未来的方向没有在组织管理者层面进行可持续的布局。三是分层管理有缺位。实际上几年下来,大学村官集体内部已经显现出了很多具有统一属性的小集体。一部分外地人在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结婚成家,扎了根;一部分本地人具备了相当成熟的条件在村级经济发展中担纲领衔;一部分“老革命”也奉献了大好青春,急需组织部门集中考虑对他们进行身份的进一步明确。然而组织部门对大学生村官管理基本上还是“新老一把抓”。
四、出路稳中应进
2006年以来,我市共选聘大学生村官281名,目前在职159名,有12人公选为副科级领导干部,占4.2%;61人考取公务员,占21.7%;30人通过公开招聘进入企事业单位工作,占10.7%;2人考取研究生。我们延陵6年来,20名大学生村官中,公推直选进入副科级1名,考取公务员6名,事业单位1名,辞职1名。可以说,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有进有出、有序流动。从以上数据分析,通过公务员考试途径实现身份的转变是目前大学生村官主要出路之一。通过招聘进入企业单位、继续读研深造对大学生村官来讲只能算是职业的“转移”,算不上是“出路”。通过选举进入村“两委”正职,承担村级各项事业发展的重任,无论是从目前大学生村官自身准备、党委政府的宣传铺垫、还是选举政策等方面的条件都还不是很成熟。
然而,对于全市大学生村官而言,仅凭公务员招录这一途径,很难促进大学生村官个人价值及现实意义的实现。个人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为广大大学生村官设计出路。
1.营造氛围保融入。若是一项事业、一份工作,践行者、参与者开始时就三心二意,心猿意马,很难渴望他们能做到从一而终,全力以赴。心定则力足、神聚,才能轻装上阵取得不俗的业绩。要为大学生村官营造精准定位的氛围。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奉献“三农”,真正的把“村官”当作出路,视为事业,而不是“中转站”、“起跳板”。应坚决打压村官是碗“青春饭”、“过渡饭”等片面偏激的说法,特别是在组织部门层面。否则将严重伤害广大大学生村官的奋斗激情和创业热情;要为大学生村官营造良性互动的氛围。组织部门要加强正面宣传、典型宣传,特别是要强化对村党组织书记、主任的宣传教育,切实消除村书记、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的不信任、不重视。充分调动村书记、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发挥应有的传帮带作用,让大学生村官找到归属感、存在感和成就感,促进大学生村官更好、更深的融入村级事业,实现建言献策、助力发展的价值。
2.多压担子助提升。市委组织部门层面应加大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调研力度,准确掌握大学生村官思想和工作动态,并多于镇、村两级主管部门、人员沟通座谈,在此基础上对全市大学生村官群体分层次、分阶段的进行动态地总体性考虑,适时适地的出台一些管理使用大学生村官的政策性意见,给镇村两级在某些岗位能否使用、如何使用大学生村官提供政策依据;镇党委政府层面应该充分重视村官队伍这股青春力量,在选人用人方面做到知人善用,在分村定岗方面做到量体裁衣。同时,应摒弃狭隘的选人用人观,在选人用人时消除村官“不稳定”、不是“正规军”等疑惑顾虑,真正做到因才、因能,不问出处。村级层面应强化对大学生村官的“传帮带”,“传”就是要以师者的姿态、立足事业传承的高度把多年的农村工作经验、群众工作方法向大学生村官倾囊传授;“帮”就是要以长辈的姿态帮助大学生村官克服工作、生活困难;“带”就是要以领路人的姿态,把大学生村官带到工作一线、矛盾一线、发展一线,促进其更好更快的成长成才。
3.横向流动利成长。实现镇层面的横向流动。“出路”积小步为大步,在这里我理解为只要是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都可以叫小的出路。乡镇组织部门,在统筹考量的情况下,对大学生村官岗位进行重新“洗牌”,使大学生村官优势得以更好的发挥、所在村的特色能得到更好的利用,不失为通过内部合理配置促进双赢、高效的明智之举。在此基础上能否实现市层面乃至省层面的村官交流?一方面帮助一部分大学生村官就近任职、重回故土,发挥人脉优势,整合更多资源,更好、更高效的干事创业。另一方面也能在法律层面解决非本地大学生村官无法进入村民委员会干部队伍的问题,帮助大学生村官深入融入,在村级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中担纲领衔。
4.捆绑创业显实效。创业的本质是实现利润,应坚决避免仅仅获取政治利益而损耗公共资源的创业。应把大学生村官创业和带领村民致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兴办集体实业等捆绑结合。让创业成为村级集体的事业,成为可持续、有利润、有辐射的事业。在这样的事业中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优势、信息优势和技术优势,读懂学透政策,掌握利用政策,逐步成为有能力、有水平,领导信任、群众信赖的佼佼者、领头人。并把个人出路问题回归到村官政策的本质,让个人的出路与村官政策成功交汇融合,在农村的土地上实现个人价值和集体事业的“双丰收”。
5.纵向深入促转型。我想用三个能不能,和大家共同探讨。一是能不能实现村官专项事编和机关事业单位编制的平稳并轨?前些年,组织部门把省招和市招大学生村官并轨管理,实现了同工同酬,方便了管理考核,也激励了市招大学生村官的奋斗热情,保障了村官队伍的和谐稳定。实际上,部分大学生村官已经完全融入了党委政府工作,并逐步成为了所在部门的“业务达人”,在实际上与机关事编人员无异,然而这种“三六九”等之分,待遇、考核上的差异,阻碍了更好的交流、更深的融入,也不利于高效的开展基层各项工作。能否考虑针对大学生村官数量在各镇编制数上给予相应的增加(就如同大学生村官在村党组织选举中不占编)。并轨后,大学生村官仍然主要投入村级事业发展;二是能不能实现村官身份向公务员身份的直接转变?实际上省市层面已经逐渐把基层工作经验列为储备干部的重要因素之一,并已经尝试通过公推直选的方式,直接明确优秀村官为副科级干部,我们nba 极速体育_nba直播吧极速体育_低调看直播9年来有12人通过这样的方式,走上了领导岗位。能否以同样的方式,在规范程序、做好监督,不滋生人事腐败的情况下,直接明确一部分表现突出、口碑较好的大学生村官为公务员,从而实现身份的转变?三是能不能把村官招考化为公务员招考的子项,并逐步淡化大学生村官的概念?实际上2010年以来,村官的竞争日趋激烈,考试形式也在向公务员靠拢。入职后,在工作能力、态度等各方面也并无明显的劣势。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否把村官招考作为公务员招考的一个子项,类似于“公务员村级岗”,入职后仍然从事于村级事务,而在待遇上参照公务员其他岗位合理设定。逐步弱化、淡化村官概念,从而调动最大的创业热情和最强的基层发展活力。
当然,目前村官集体的数量已经很庞大,出路问题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既需要组织层面的关心和用心,更需要大学生村官个人的持续努力。相信只有在组织的持续关心和广大村官朋友的热情奋斗下,这个集体才能和谐稳定,这股力量才能持久长远。
上一篇:对加强干部“德”的考核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第六次党委中心组学习材料
相关新闻: